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張繼先本竹治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繼先的《本竹治》

全文:
有興來登最上山,真風長在可躋攀。
世間濁質能相信,雲外清游豈肯閒。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尋常眾目應難見,雲擁真人暗往還。

張繼先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張繼先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書法作品欣賞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怪石

(1).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註:“怪石,似玉也。” 宋 蘇軾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乾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驚湍

猶急流。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山氣冒山嶺,驚湍激嚴阿。” 唐 韓愈 《齪齪》詩:“ 河 堤決 東郡 ,老弱隨驚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水語·昌樂瀧》:“灘流贔怒,驚湍飛注。”

直下

(1).徑直趨赴。《晉書·陶回傳》:“ 峻 知 石頭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陽 南道步來,宜伏兵要之,可一戰而擒。”

(2).謂徑直實行下去。《朱子全書·孟子一》:“ 孟子 見人,即道性善,稱 堯 舜 ,此是第一義。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聖賢,更無一毫人慾之私,做得病痛。”

(3).直接下達。《資治通鑑·後唐莊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註:“時租庸使帖下諸州調發,不關節度觀察使,謂之直下。”

(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宋 范成大 《燕子坡》詩:“大山如牆缺,小山如塜纍,眾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 皇甫松 去衣架上取下一條絛來,把妮子縛了兩隻手,掉過屋樑去,直下打一抽,吊將妮子起去。”

(5).下面,底下。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詩:“海漫漫,直下無底旁無邊。” 元 無名氏 《天淨沙》:“夢兒里分明見他,客窗直下。覺來依舊天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來到這個三叉路口,不知那條路往 中山 去,因此就在這枯楊直下,歇息一回。”

(6).謂直系下傳。 唐 歐陽詹 《許州送張中丞》詩:“ 孫 吳 去後無長策,誰敵 留侯 直下孫。” 唐 歐陽詹 《送郭秀才應舉》詩:“ 并州 細侯 直下孫,才應秋賦懷 金門 。”

潺潺

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張繼先名句,本竹治名句

詩詞推薦

  • 黃嶺滿題(嶺有漢時柑園)

    王弘誨明代〕石室雲門啟洞房,漢柑園在未全荒。青山到處堪為主,黃嶺從予好姓王。
  • 芒屨

    陸游宋代〕芒屨一雙青,筇枝九節輕。登山猶健在,投檄太遲生。滿意竹風冷,入懷溪月明。清秋故不遠,回首憶蓴羹。
  • 陜西巡撫畢沅續報得雨詩以志事

    乾隆清代〕三月中旬普被澤,閏春復報雨沾靈。定知麥穗資飽滿,更喜禾苗勃綠青。災後延綏憐鵠面,接欣麋豆救鳩形。漫稱
  • 見月有懷

    趙蕃宋代〕中秋不數日,明月未頻看。向晚去無滓,初宵露未團。幽幽但庭內,渺渺屬河乾。地迥空無蔽,灘長靜不湍。巴童
  • 釋惠崇宋代〕雲殘僧掃石,風動鶴歸松。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詩詞名句
  • 寄雲居掩室和尚

    釋師範宋代〕從來有口掛虛壁,誰信如今口亦無。因記通身紅爛客,無端白紙強塗糊。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詩詞名句
  • 游惠山

    樓鑰宋代〕石徑縈迴入翠林,廿年故步喜重尋。千山直上雲扉啟,萬木陰中古殿深。泉水泓澄風拂拂,洞門幽杳晝沈沈。調琴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詩詞名句
  • 頌十玄談塵異

    釋印肅宋代〕丈夫自有沖天志,不著形名非與是。交徹輝光意氣濃,金毛師子真堪畏。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詩詞名句
  • 游寶應寺

    李廌宋代〕雨後秋風入翠微,我來仍值晚涼時。山遮日腳斜陽早,雲礙鐘聲出谷遲。故國空餘煙冉冉,舊宮何在黍離離。興亡
  • 鐘山番人窟

    曾極宋代〕千群鐵騎遠來侵,鑿穴鐘山用意深。天塹連空遮不斷,煙塵直到海中心。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詩詞名句
怪石欲飛明落落,驚湍直下響潺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