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徐潭即事二首》
全文:
一生常寄人籬落,入手斯丘得自專。
防墓向來封四尺,驪山何必錮三泉。
暮年已作飾巾客,它日那無掛劍賢。
種萬株松千本桂,不憂千載不參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暮年
人到老年
飾巾
(1).以幅巾裹頭。謂不加冠冕。《後漢書·趙咨傳》:“太尉 楊賜 特辟,使飾巾出入,請與講議。” 李賢 註:“飾巾,以幅巾為首飾,不加冠冕。”
(2).謂不冠帶,隱居賦閒。 漢 蔡邕 《陳太丘碑》:“大將軍 何公 、司徒 袁公 前後招辟……先生( 陳寔 )曰:‘絶望已久,飾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後漢書·陳寔傳》:“大將軍 何進 、司徒 袁隗 遣人敦 寔 ,欲特表以不次之位。 寔 乃謝使者曰:‘ 寔 久絶人事,飾巾待終而已。’”
(3).婉詞。指死亡。上古人死時不冠而裹巾。見《儀禮·士喪禮》。 清 趙翼 《挽唐再可》詩:“方當享大耋,光景日正午。何期遽飾巾,霞飛倏羽化。”
它日
以後的某一天。 唐 無名氏 《迷樓記》:“它日,倭民 王義 上奏。”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見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覺遺其引。它日,內庫失金,守藏吏以聞。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盜也。”
掛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 春秋 時, 吳王 壽夢 少子 季札 封於 延陵 ,號 延陵季子 。他出使路過 徐國 , 徐國 國君很愛他的劍。 季札 已心許,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等到回來時, 徐 君已死, 季札 就把劍掛在 徐 君墓上,表示不能因 徐 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後以“掛劍”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諱稱朋友逝世。 唐 王維 《哭祖六自虛》詩:“不期先掛劍,長恐後著鞭。” 明 張煌言 《祭定西侯張侯服文》:“徒深掛劍之懷,每阻炙雞之願。” 蘇曼殊 《答蕭公書》:“今托 穆弟 奉去《飲馬荒城圖》一幅,敬乞足下為焚化於 趙公 伯先 墓前,蓋同客 秣陵 時許 趙公 者,亦昔人掛劍之意。”
劉克莊名句,徐潭即事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