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葉茵的《別可山》
全文:
松江之左,可漁可農。
丁樹陰陰,碧波溶溶。
子契予好,攜家而從。
載笑載語,乃棹輕篷。
冥訪前修,天隨到邇。
中心孔嘉,爰居止。
有薰自南,景物清美。
槐柳於前,煩歊潛弭。
我有旨酒,與子酌之。
既醉且舞,且歌而詩。
陶然樂只,厥情怡怡。
一日捨去,豈不念茲。
客懷先秋,興言欲別。
屢止屢辭,行計已決。
送子於舟,期我乎雪。
敬敬前邁,於時炎熱。
惆悵若失,延佇長津。
復面猶賒,柰何夕晨。
豈無他友,白首如新。
念子實繁,融融天真。
北山有梅,南山有雲。
下有猿鶴,中有隱君。
千里命駕,予敢不厪。
乃志必獲,載歌斯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長津
(1).長的河流。 南朝 梁 蕭若靜 《石橋》詩:“連延過絶澗,迢遞跨長津。” 唐太宗 《賦得櫻桃》:“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
(2).指銀河。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魏太子》:“百川赴巨海,眾星環北辰。照灼爛霄漢,遙裔起長津。”
葉茵名句,別可山名句
名句推薦
中產白玉膏,食之長不死
陳獨秀《感懷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