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復的《梁山》
全文:
梁山蒼蒼寒日低,武皇昔年留羽旂。
層宮突兀天上出,舉手欲引仙人衣。
仙人不來怨空老,索莫時從東海歸。
銅盤千里渡漳水,茂陵草荒秋螢飛。
參考注釋
梁山
(1).山名。在今 陝西省 韓城市 境。《詩·大雅·韓奕》:“奕奕 梁山 ,維 禹 甸之。” 鄭玄 箋:“ 梁山 ,今 左馮翊 夏陽 西北。”《春秋·成公五年》:“ 梁山 崩。” 杜預 註:“ 梁山 ,在 馮翊 夏陽縣 西北。”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乾縣 境。《孟子·梁惠王下》:“﹝ 大王 ﹞去 邠 ,踰 梁山 ,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
(3).山名。在今 山東省 東平縣 境。其上有 宋江寨 ,其下有 梁山泊 。《漢書·梁孝王劉武傳》:“北獵 梁山 ,有獻牛,足上出背上, 孝王 惡之。”按,《史記·梁孝王世家》作“良山”, 張守節 正義:“《括地誌》雲‘ 梁山 在 鄆州 壽張縣 南三十五里’,即獵處也。”《初學記》卷六引 晉 袁宏 《北征賦》:“於是背 梁山 ,截 汶 波。”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和縣 、 當塗縣 兩縣之間。 和縣 境者曰 西梁山 ; 當塗縣 境者為 東梁山 ,原名 博望山 。二山隔 江 對峙如門闕,故亦名 天門山 。《宋書·孝武帝紀》:“﹝ 大明 七年﹞於 博望 、 梁山 立雙闕。” 唐 李白 《天門山銘》:“ 梁山 、 博望 ,關扃 楚 濱,夾據洪流,實為 吳 津。”
(5).山名。在今 陝西省 南鄭縣 境。《文選·張載<劍閣銘>》:“巖巖 梁山 ,積石峩峩。” 李善 注引 揚雄 《益州箴》“巖巖 岷山 ,古曰 梁州 。”按,此 梁州 為山名。
(6).山名。在今 四川省 劍閣縣 境。又名 劍門山 。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寒日
(1).寒冷的天氣。《後漢書·鄭興傳》:“今年正月繁霜,自爾以來,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罰。” 唐 陸龜蒙 《書帶草賦》:“幾臨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陽。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慘慘寒日,肅肅其風。” 唐 李百藥 《登葉縣故城謁沉諸梁廟》詩:“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瀘賦》:“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峽,隱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一:“寒日慘無光,朔風何凜厲。”
武皇
(1).指 漢武帝 。 漢武 窮兵黷武,後或借指當代黷武的皇帝。 唐 杜甫 《兵車行》:“邊庭流血作海水, 武皇 開邊意未已。”
(2).凡諡號為“武”的皇帝,亦稱武皇。《文選·曹植<責躬詩>》:“於穆顯考,時維 武皇 。” 李善 註:“ 武皇 ,謂 曹操 也。”《文選·潘岳<西征賦>》:“ 武皇 忽其升遐。” 李善 注引 臧榮緒 《晉書·武紀》:“帝諱 炎 ,字 世安 。崩,謚曰 武 。”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武皇 大漸,實奉話言。”此謂 齊世祖 武皇帝 蕭賾 。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李復名句,梁山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