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朱槔的《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全文:
故園山水真奇哉,三經蘭菊當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曉角愁吹梅。
詩書邀我忽半世,車轂前卻連崔嵬。
試尋夷路到聖處,馬力已竭煩輿台。
去天尺五吐傑句,孔丘盜跖俱塵埃。
坐疑蓬島尋丈爾,扁舟逕入浮雲堆。
肩摩嵇向挽焦賀,欲倒瀛海為尊壘。
夢中失腳在何許,千里閩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馬鬣迷青苔。
蘭階雕謝知葉落,荊樹慘澹無花開。
向來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華摧。
那知天目山頂露,兒啼下視雲間雷。
華亭黃耳竟安在,遼東白鶴遠飛來。
終尋三十六峰去,要假聶許平余哀。
參考注釋
三十六
約計之詞,極言其多。《文選·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李善 註:“離別,非一所也。《上林賦》曰: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唐 駱賓王 《帝京篇》:“ 秦 塞重關一百二, 漢 家離宮三十六。” 宋 王珪 《宮詞》:“漏永禁宮三十六,宴回爭踏月輪歸。”《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樓。”
平余
清 代地方政府上繳正項錢糧時另給戶部的部分。一般來源於賦稅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 清 初各省解繳戶部稅銀,每一千兩隨解平餘銀二十五兩,稱隨平陋規。其後,戶部與地方官吏協定共同分肥,解部減一半,餘歸地方。 乾隆 元年,明文規定平餘銀分給各部院官吏作為補助費,稱“養廉”。 乾隆 二年, 四川省 在火耗羨餘外,每銀百兩提解六錢,名平餘,充各衙門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稅時加重戥子稱銀,所得溢額銀兩亦名平餘。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一條鞭法,名為永不加賦,而耗羨、平餘,猶在正供之外。”
朱槔名句,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名句
名句推薦
山中昨夜東風煖,百十兒翁唱太平
塗竹逸《御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