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廖行之的《送程正翁解官歸徽州》
全文:
夫君貌瘠中甚腴,萬卷抑塞蟠胸書。
文章有神貴有骨,小住金馬論石渠。
青雲可上不自喜,卻下枳棘如棲梧。
勾稽五載信留滯,澹泊一意忘奔趨。
心研典墳畧鞶帨,腕脫箋牘疲鴻魚。
諸公要人遍知己,爭欲迎致沾波余。
代來秩滿不得去,懇懇至挽桓君須。
平生不顧受知廣,高興忽動歌歸歟。
湘江水落清徹底,桂棹可理真良圖。
人生適意貴自得,懷土不為西風鱸。
一杯別酒聊復爾,千里明月非人殊。
修身善世本一理,聚首分袂皆同區。
它時用否猶故吾,寄書當道今何如。
參考注釋
青雲
(1) 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天空
不自喜
猶言不自思量。《史記·外戚世家》:“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韓御史 良久謂丞相曰:‘君何不自喜?’”《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將兵助 楚 討不義,足下何不自喜也?” 清 黃生 《義府·不自喜》:“諸雲不自喜,即今俗雲好不思量之意。必當時方言如此。”
卻下
落下。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 韓志和 ﹞善彫木,作鸞鶴鵶鵲之狀……以關捩置於腹內,發之則凌雲奮飛,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方始卻下。”
枳棘
(1).枳木與棘木。因其多刺而稱惡木。常用以比喻惡人或小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楚辭·劉向<九嘆·愍命>》:“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王逸 註:“以言賤棄君子而育養小人。”《文選·左思<詠史>》:“出門無通路,枳棘塞中塗。” 呂向 註:“枳棘,有刺之木,喻讒佞也。” 清 李寅 《書鄴侯傳》詩:“但清 河朔 風塵易,欲掃宮庭枳棘難。”
(2).比喻艱難險惡的環境。《後漢書·黃瓊傳》:“ 光武 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創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李賢 註:“枳棘諭艱難。”
棲梧
亦作“棲梧”。《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鄭玄 箋:“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後集……鳳皇之性,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 孔穎達 疏:“諸書傳之論鳳事,皆雲食竹棲梧。”本謂鳳凰息於梧桐樹上,後用以指賢者擇明主而從或明君禮賢下士。 唐 羅隱 《謝崔舍人啟》:“若某者,跡未及 蕭 階 陳 榻之嚴,目未睹巢閣棲梧之瑞。門寒於 光逸 ,命薄於 黔婁 。”
廖行之名句,送程正翁解官歸徽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