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說學送句輔元赴普慈》
全文:
六經聖人心,言以寓微意。
著示萬世教,大略歸簡易。
先儒事研覃,傳注發奧秘。
其間豈無失,十數才一二。
沿波而討源,自可見極致。
學者不務此,紛紛競非是。
所得方一毫,已謂盡千里。
譬如就寸管,窺覘九清位。
又如持小蠡,測度巨浸水。
近年經術興,眾說尤鼎沸。
或沿老佛解,或取鬼神議。
或以對偶求,或用點畫治。
往往勤萬言,區區釋數字。
茫昧超洪荒,高闊等天地。
幽欲根死生,明欲混愚智。
五常孰為常,百氏孰為氏。
古今名家學,一旦盡委棄。
老生分退縮,鉗口深有畏。
晚輩互馳騁,銳力不少避。
茲事系風化,賢者慎措置。
吾鄉句夫子,天稟最純粹。
事親存至行,執卷考精理。
平生耽道腴,大嚼得鼎味。
使之典胄席,琢玉成貴器。
不爾坐泮宮,好音變惡類。
頭白顏已蒼,猶從一麾寄。
普慈實名郡,良俗先禮義。
斯文久磨淬,浮筆恥誦記。
有心欲聞韶,作樂慮惉懘。
有道欲適遠,驅車患軒輊。
茲焉遇儒師,於學有統帥。
公若舜權舉,明若軒鑒視。
珍若太羹飽,快若醇酎醉。
詩書文翁治,教育孟軻志。
雖則憩甘棠,清風似槐市。
呂陶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儒師
(1).博雅淳正的師傅。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房玄齡大有譽》:“ 房玄齡 幼稚日, 王通 説其文,謂:‘此細眼奴,非立忠志則為亂賊,輔帝者則為儒師。’綽有大譽矣。”
(2). 元 明 時稱官學的教官。《續文獻通考·學校四》:“凡儒師之命於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州置之;命於禮部及行省與宣慰司者,曰學正、山長、學録、教諭,州、縣及書院置之。”
統帥
同“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