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三亭詩(清慮、治己、味道)》
全文:
三亭何為者,吾友所繕營。
亭前有標榜,雅意異俗生。
治己己孰治,清慮慮孰清。
吾道固可味,未易貫至誠。
惟天於斯人,一概授五行。
生質本淳靜,外誘徒縱橫。
心術儻茅塞,耳目將聾肓。
上聖貴複本,大賢猶性情。
況其可上下,安得不勵精。
四端匪外鑠,語默無自輕。
百行皆吾分,積漸日有成。
稂莠荒我懷,去之如鋤萌。
波瀾擾我源,止之如澄泓。
浩然滌萬慮,粹矣讀六經。
不趨楊墨塗,將造周孔庭。
出井見仁義,仰天瞻日星。
甘若飲醇酎,珍若享太羹。
清若餌芝術,和若聞鹹莖。
積中而恬愉,發外而光亨。
窮不失素守,達不孤群氓。
生不陷非義,死不忘英聲。
道味固如此,身規從可明。
本原何所來,慮之深以閎。
欲知君子心,吾請觀亭名。
參考注釋
三亭
(1).三個亭障。《墨子·雜守》:“諸外道,可要塞以難寇,其甚害者,為築三亭。亭三隅,織女之。” 孫詒讓 間詁引 陳奐 曰:“織女三星成三角,故築防禦之亭以象織女處隅之形。”
(2).亭名。《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王稽 知 范雎 賢,謂曰:‘先生待我於 三亭 之南。’與私約而去。” 司馬貞 索隱:“ 三亭 ,亭名,在 魏 境之邊,道亭也,今無其處。一雲 魏 之郊境,總有三亭,皆祖餞之處。”一說在 汴州 尉氏縣 西南。見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誌》。
(3).同“ 三停 ”。《意林》卷五引《傅子》:“相者曰:三亭九候,定於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於一寸之目。”一本作“ 三停 ”。《白雪遺音·馬頭調·麻*衣神相》:“我看你五官六府,面生三亭,牙挑碎玉,唇紅齒白。”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繕營
修造。 前蜀 杜光庭 《楊神湍謝土地詞》:“繕營久曠,蕪薈幾侵。清壇為蹂踐之塲,閟殿染膻腥之雜。”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六:“故事:郊宮無屋,旋施幄帟,風雨不除。上命繕營。”
呂陶名句,三亭詩(清慮、治己、味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