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釋妙聲的《送湯漕使赴省》
全文:
冉冉歲雲暮,蕭蕭班馬鳴。
蓐食俟明發,走赴公家程。
江南足粳稌,我倉今既盈。
中吳開饟台,轉海趨神京。
國用食為本,均輸寄非輕。
上計選才彥,君今及此行。
堂堂紫薇垣,冠佩羅群英。
願言慎詞令,專對貴盡誠。
江湖渺空闊,冰霰浩縱橫。
豈不念逸樂,王事靡皇寧。
諼草日已長,春蘭亦向榮。
當思倚門望,庶盡君子情。
參考注釋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詞令
(1).應對得宜的言詞。《隋書·高熲傳》:“ 熲 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書史,尤善詞令。” 明 高啟 《素軒記》:“文章詞令之工,威儀容觀之盛,不如忠信之足貴。”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聽起來,他還是個善於詞令的年輕人。”
(2).詞翰策令。 宋 蘇轍 《謝除中書舍人表》之一:“昔 趙孟 治 晉 , 叔向 為之謀主,則 楚 無以當; 國僑 為 鄭 , 子羽 掌其詞令,則國鮮敗事。” 明 王瓊 《雙溪雜記》:“ 洪武 間設有殿閣大學士,其職不過代草詞令。”
專對
(1).謂任使節時獨自隨機應答。《論語·子路》:“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何晏 集解:“專,猶獨也。”《漢書·王吉傳》:“光祿勛 匡衡 亦舉 駿 有專對材。” 顏師古 註:“謂見問即對,無所疑也。”《明史·劉定之傳》:“今宜擇內藴忠悃,外工專對,若 陸賈 、 富弼 其人者,使備正介之選,庶不失辭辱國。”
(2).單獨應對。《後漢書·馬援傳》:“ 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歲,能應接諸公,專對賓客。” 唐 元稹 《翰林學士承旨記》:“大凡大誥令、大廢置,丞相之密畫,內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專對,他人無得而參。”
釋妙聲名句,送湯漕使赴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