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存素齋》
全文:
溪堂架朴斲,丹雘不須塗。
抱朴漱芳潤,體純味道腴。
每參山水趣,那逐色聲娛。
詎是耽清淨,操存出治樞。
參考注釋
溪堂
(1).臨溪的堂舍。 宋 辛棄疾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詞:“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
(2).堂名。 宋 辛棄疾 《滿庭芳·游豫章東湖再用韻》詞:“ 溪堂 好,且拚一醉,倚杖讀 韓 碑。” 鄧廣銘 箋註:“ 韓愈 有《鄆州溪堂詩》,詩前有長序,記 溪堂 修建因由。”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斵,惟其塗丹雘。” 孔 傳:“為政之術,如梓人治材為器,已勞力朴治斵削,惟其當塗以漆丹以朱而後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貫休 《上裴大夫》詩之二:“我有白雲琴,朴斲天地精。” 宋 葉適 《孫祖佑解元世友堂》詩:“朴斵吁已勤,礱密審所宜。”
削治;治理。《文選·張華<勵志詩>》:“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朴斲,終負素質。” 李周翰 註:“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飾之,雖勞於理削,終不成器也。”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朴斲初成,因夫美名。兩足山立,雙鉤月生。” 宋 葉適 《代宋彥遠青詞》:“從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節,況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時。”參見“ 朴斲 ”。
丹雘
(1).可供塗飾的紅色顏料。《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塗丹雘。” 孔穎達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記恭請聖語》:“﹝上﹞從至 翠寒堂 ,棟宇顯敞,不加丹雘。”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謂之芝泥;今之錦砂,古謂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祠宇﹞規模宏壯,丹雘彰施,備極絢爛。”
(2).塗飾色彩。 唐 羅隱 《讒書·木偶人》:“其後 徐 之境以雕木為戲,丹雘之,衣服之。” 元 方回 《估客樂》詩:“養犬餵肉睡氊毯,馬廄驢槽亦丹雘。”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八:“門庭丹雘,奕奕華好。”
(3).比喻君王的恩澤。《文選·顏延年<和謝監靈運>》:“伊昔遘多幸,秉筆侍兩閨。雖慙丹雘施,未謂玄素睽。” 李善 註:“丹雘,喻君恩也。”
(4).猶言藻飾。 清 吳偉業 《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詩之三:“伊昔 嘉 隆 時,文章尚丹雘。”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乾隆名句,存素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