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詠懷舊隱十五首·其五》
全文:
西齋風月好,庭草到階前。
春服趨童冠,秋聲雜誦弦。
題詩黃葉上,拄竹白雲邊。
俛仰成今古,銷魂為黯然。
參考注釋
春服
春日穿的衣服。《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 晉 陶潛 《時運》詩:“襲我春服,薄言東郊。” 宋 梅堯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詩:“遊人春服靚粧出,笑踏俚歌相與嘲。” 明 張羽 《三月三日期黃許二山人遊覽不至因寄》詩:“濟濟少長集,鮮鮮春服明。”
童冠
指青少年。語出《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乎 舞雩 ,詠而歸。”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童冠自遠方而集者,蓋千餘人。” 晉 陶潛 《時運》詩:“童冠齊業,閒詠以歸。” 清 洪亮吉 《游南湖記》:“童冠之樂,雲當暮春;袚除之期,剛展十日。”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誦弦
(1).誦讀詩歌。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 鄭玄 註:“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 孔穎達 疏:“‘誦謂歌樂’者,謂口誦歌樂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雲‘絃謂以絲播詩’者,謂以琴瑟播彼詩之音節,詩音則樂章也。” 宋 范成大 《范村午坐》詩:“老便几杖供,慵廢誦弦課。”
(2).指禮樂教化。 清 陳夢雷 《癸亥春日即事》詩之二:“陪金佳氣自蔥芊,比戶銷兵講誦絃。”
吳當名句,詠懷舊隱十五首·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