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摯的《又次韻四首·其四》
全文:
隱几憑虛萬景空,浯溪能使決山窮。
於今川隴民歌處,曾是干戈霸業中。
蘋末起風香細碎,水光浮日影玲瓏。
苟能適意茅檐足,何必鴛鴦碧瓦筒。
參考注釋
隱几
(1).靠著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孫丑下》:“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 成玄英 疏:“隱,憑也。 子綦 憑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世事無端自糾紛, 放翁 隱几對爐熏。”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漏鼓三交,且自隱几而臥。”
(2).几案。 南朝 齊 謝朓 有《烏皮隱几》詩。《南齊書·孔稚珪傳》:“﹝ 太祖 ﹞餉 靈產 白羽扇素隱几。”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會稽記》: 上虞 蘭室山 葛玄 所隱之處,有隱几,化為鹿。”
憑虛
(1).指 憑虛公子 。 晉 潘岳 《西征賦》:“指西賓所以言於東主, 安處 所以聽於 憑虛 也。”
(2).虛構。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 宋玉 《高唐賦》雲夢神女於 陽臺 。夫言並文章,句結音韻,以茲敘事,足驗憑虛。”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逸文一》:“ 溫 以為憑虛,殊不介意。” 劉師培 《文說·記事篇》:“後世文人,飾詞矯説,或尊己而卑人,或援古以證今,事每憑虛,詞多烏有。”
(3).凌空。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書評》:“ 張伯英 書如 漢武帝 愛道,憑虛欲仙。” 宋 張孝祥 《菩薩蠻·登浮玉亭》詞:“微風吹笑語,白日魚龍舞。此意忽翩翩,憑虛吾欲仙。”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呀!這道士憑虛而去,莫非就是飛鳴過舟之鶴乎?” 清 李漁 《蜃中樓·幻因》:“有龍宮二女,蜃閣憑虛。”
(4).無所依靠。 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若募彼人響導,挾異國濟師……憑虛蹈空,過為指料,將有臨危失據之憂矣。此所謂決天下於一擲者也。”
猶言凌空。 元 陸文圭 《減字木蘭花慢·滕王閣》詞:“聽佩玉鏘鳴,驂鸞小住,高閣憑虛。”
浯溪
(1).溪水名。在 湖南省 祁陽縣 西南。 唐 詩人 元結 卜居於此,築台建亭,台曰 峿台 ,亭曰 吾亭 ,與 浯溪 並稱“三吾”。 唐 元結 《浯溪銘》序:“ 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於 湘 ,愛其勝異,遂家溪畔。溪世無名稱者也,為自愛之故,自命曰 浯溪 。” 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生平只説 浯溪 ,斜陽喚我歸船繫。” 清 錢謙益 《<呂季臣詩>序》:“ 浯溪 之士游於吾門者十餘人,皆懷文抱質,有 鄒 魯 儒學之風。”
(2).借指形勝之地。 清 陳維崧 《念奴嬌》詞:“我與浯溪曾有約,采入文抄篇幅。”
劉摯名句,又次韻四首·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