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游焦山作歌四疊舊作韻》
全文:
採薪汲水僧兩三,爾時有山未有屋。
世忠世傑屯其軍,亦以邀敵伏山腹。
南渡稱侄過於兄,金源原自揚靈聲。
至今都付東流水,何足甲此而乙彼。
孫吳曹魏更小哉,如彼交蘆遞眠起。
即境詠古則且置,放舟問景亦蒞止。
梵寺行館胥熟路,山色江聲故如是。
昔來辛未今甲辰,凡茲六度巡蹕勤。
世四年間事已夥,靜觀底是紛而紜。
古鼎歌,瘞鶴文,何殊流水與行雲。
青玉塢尚青林氳,塢出幽僻曲徑分,民居僧舍互吐吞。
焦山之游止於此,泐石翠岩以待千載遊客聞其聞。
參考注釋
青玉
(1).碧玉。《呂氏春秋·孟春》:“﹝天子﹞載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賦》:“柱何用於黃金,案寧勞於青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論》云:‘古玉以青玉為上,其色淡青,而帶黃色。’”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庾文康 亡, 何揚州 臨葬云:‘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後因以“青玉”為敬稱他人遺體的套語。 宋 蘇軾 《書黁公詩後》詩:“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3).喻青翠的植物。指綠竹。 唐 楊巨源 逸句:“一院緑錢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 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園為飲》詩:“腮肥頂瘦裁青玉,鑽鑿商聲五音足。” 元 楊維楨 《小遊仙》詞:“青玉參差嶰管裁,琯中吹得鳳凰來。”
(4).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乾聳一條青玉直,葉鋪千疊緑雲低。”
(5).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 元稹 《高荷》詩:“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6).喻竹蓆。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青林
(1).指雲煙,雲霧。《文選·揚雄<羽獵賦>》:“羽騎營營,昈分殊事,繽紛往來,轠轤不絶,若光若滅者,布乎青林之下。” 張銑 註:“煙色,青林映之,故云青林。” 晉 陸雲 《登台賦》:“北溟浩以揚波兮,青林煥其興蔚。”
(2).蒼翠的樹林,蒼翠的樹木。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宋 陸游 《舍北望水鄉風物戲作絕句》:“乞與畫工團扇本,青林紅樹一川秋。” 清 厲鶚 《七月十七日病起小園作》詩:“青林曲堵迴塘,臥起西風竹牀。”
(3).清靜的山林。青,通“ 清 ”。《文選·潘岳<射雉賦>》:“涉青林以遊覽兮,樂羽族之羣飛。”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青,靜也。” 劉良 註:“清林,清靜之林。”
(4).寺廟的別稱。《釋氏要覽·住持》:“禪門別號:叢林……青林。” 唐 王昌齡 《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詩:“道安風塵外,灑掃青林中。” 清 厲鶚 《過硤石登西山廣福院》詩之三:“顧逋翁有讀書臺,白塔青林相對開。”
(5).星名。即天苑星。《文選·張衡<思玄賦>》:“建罔車之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 李善 註:“罔車,畢星也。青林,天苑星也。” 清 吳錫麒 《星象賦》:“馭元氣之廣大,按六飛而巡行,遂集於青林之苑。”
出幽
猶言出谷。 孫中山 《祭革命死義諸烈士文》:“去秕與螙,不盡不休,噓枯植弱,俾之出幽。”參見“ 出谷 ”。
曲徑
曲折迂迴的小路
沿著山間曲徑,終於找到了那個獵戶
民居
(1).百姓居住之所。《禮記·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管子·小匡》:“民居定矣,事已成矣。”《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今東郊被 宋 兵殘破,民居未復。”
(2).民家,民房。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泗水》:“左右民居,識其將漏,預以木為曲洑,約障穴*口,魚鱉暴鱗不可勝載矣。”《新唐書·五行志一》:“ 開成 二年六月, 徐州 火,延燒民居三百餘家。”《明史·五行志一》:“ 番禺 、 南海 風雷大作,飛雹交下,壞民居萬餘。”
僧舍
(1).僧人的住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暖香滿室如春》:“ 寶雲溪 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則燃薪火,暖香一炷,滿室如春。”
(2).指寺院。 宋 真山民 《曉行山間》詩:“僧舍在何許?隔林鐘磬清。” 清 閻爾梅 《錦屏山》詩:“漁林烏柳圍金橘,僧舍香楠蔭鐵蕉。”
吐吞
吞吐。常用以形容山水爭雄之勢。 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宋 王安石 《崑山慧聚寺》詩之二:“峰嶺互出沒,江湖相吐吞。” 明 張羽 《金川門》詩:“利石侔劍戟,風濤相吐吞。” 清 顧夢遊 《焦山紀游》詩:“直上轉蒼翠,雲際猶吐吞。”
乾隆名句,游焦山作歌四疊舊作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