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異異中同,一二二而一

乾隆用金粟藏箋書經朅爾成詩輒書於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金粟藏箋書經朅爾成詩輒書於後》

全文:
昔彼金粟山,制此藤苔質。
殺青印法華,青蓮輝佛日。
巧擘始何人,雲影猶餘霱。
品過澄心堂,用佐隨安室。
伊余豈知書,聊以學搶筆。
惟茲玉版良,義從金口出。
作字於何宜,恰稱波羅蜜。
同異異中同,一二二而一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同異

(1). 戰國 時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辯論題,認為事物中存在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認識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這種認識上的同或異,為小同異;而萬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離不開存亡變化,又有完全相異的一面,即各自的變化又不一樣,此為大同異。《莊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別,見有同異,此小同異也。死生交謝,寒暑遞遷,形性不同,體理無異,此大同異也。”參見“ 堅白同異 ”。

(2).相同與不同。《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後有 揚雄 著《方言》,其言大備,然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

(3).指同於世與不同於世;同於己與不同於己。 宋 蘇軾 《謝蘇自之惠酒》詩:“不如同異兩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此輩結黨營私,朋求進取,以同異為愛惡,以愛惡為是非。”

(4).謂差異,不同。《新唐書·張行成傳》:“嘗侍宴,帝語 山東 及 關中 人,意有同異。 行成 曰:‘天子四海為家,不容以東西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稱善。”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蓋 晉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書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豈無同異耶?”

(5).異議。亦指立異議。《三國志·魏志·袁渙傳》“父 滂 ,為 漢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宏 《漢紀》:“當權寵之盛,或以同異致禍, 滂 獨中立於朝,故愛憎不及焉。”《世說新語·賞譽》“ 王恭 始與 王建武 甚有情,後……致疑隟” 劉孝標 注引《晉安帝紀》:“卿何妄生同異,疑誤朝野。”《晉書·王彬傳》:“ 江州 當人強盛時,能立同異,此非常人所及。”《南齊書·徐孝嗣傳》:“ 孝嗣 文人不顯同異,名位雖大,故得未及禍。”

(6).引申指有異志,叛亂。《宋書·武帝紀下》:“ 謝晦 數從征伐,頗識機變,若有同異,必此人也。”《南齊書·蕭穎胄傳》:“時軍旅之際,人情未安…… 張熾 從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門 ,城內驚恐,疑有同異。”

(7).指異於己的觀點、見解。《新唐書·儒學傳中·王元感》:“ 李憲 等本章句家,見 元感 詆先儒同異,不懌,數沮詰其言。 元感 緣罅申釋,竟不詘。”

一二

(1) 一兩個;少數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決。——清·方苞《獄中雜記》

(2) 一點點,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數;一兩個

邀請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談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乾隆名句,用金粟藏箋書經朅爾成詩輒書於後名句

詩詞推薦

  • 已亥雜詩 46

    龔自珍清代〕彤墀小立綴鵷鸞,金碧初陽當畫看。一隊佽飛爭識我,健兒身手此文官。
  • 對畫亭

    乾隆清代〕是畫非凡畫,引詩每得詩。髯仙評句際,摩詰點毫時。六法不拘矣,五言那盡之。而茲相對處,祇以默為宜。
  •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王守仁明代〕城裡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樓台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布衾
  • 題都城南莊

    崔護唐代〕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同異異中同,一二二而一 詩詞名句
  • 和沖卿雪詩並示持國

    王安石宋代〕地卷江海浮,天吹河漢涌。北風散作花,巧麗世無種。霾昏得照曜,塵滓歸掩擁。荒林無空枝,幽瓦有高隴。分才
  • 西江月(擬花翁)

    周密宋代〕情縷紅絲冉冉,啼花碧袖熒熒。 * 雙蝶下庭心。一行愔愔簾影。北里紅紅短夢,東風雁雁前塵。稱消不過牡丹情
    同異異中同,一二二而一 詩詞名句
  • 掛瓶菊

    乾隆清代〕緩歷多暄地,疏篸耐冷花。迎風謝蝶粉,沿路笑霜華。西洛春何在,東籬秋尚賒。卿雲隨御輦,那復畏塵沙。
  • 清眺亭

    乾隆清代〕欲命歸輿尚有閒,重教如睡攬冬山。今朝清眺真佳處,不在蒸紅縟綠間。
  • 和西湖即席三首

    舒坦宋代〕四明太守愛西湖,想像桃源舊日圖。不放塵埃生水面,為傳風月到皇都。花開別嶼千機錦,稻熟僯田萬斛珠。聞說
  • 送許雲程大行奉使還瓊為宮保海公營墓

    王弘誨明代〕清朝耆碩里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雲。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
同異異中同,一二二而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