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丁未初度自述·其二》
全文:
丁未初秋月八日,吾今六十六年過。
風雲自慶明時遇,歲月堪憐暮景多。
緱嶺笙簫懷子晉,恆河津筏念彌陀。
堯天舜日知何有,白石南山浩浩歌。
參考注釋
緱嶺
即 緱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馬先生》詩:“何年 緱嶺 上,一謝 洛陽 城。” 明 屠隆 《綵毫記·泛舟採石》:“二神姬鼓瑟 湘靈 ,兩仙郎吹笙 緱嶺 。” 清 吳偉業 《七夕即事》詩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嶺 樹先秋。”參見“ 緱氏山 ”。
笙簫
笙和簫。泛指管樂器。 唐 曹唐 《小遊仙詩》:“忽聞下界笙簫曲,斜倚紅鸞笑不休。” 宋 張子野 《清平樂》詞:“曲池斜度鸞橋,西園一片笙簫。”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砥志》:“那知我粉冷絮塵,脂凍桃花,不理舊時笙簫。”
子晉
王子喬 的字。神話人物。相傳為 周靈王 太子,喜吹笙作鳳凰鳴,被 浮丘公 引往 嵩山 修煉,後升仙。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昔 子晉 舍視膳之役,棄儲貳之重,而 靈王 不責之以不孝。” 唐 盧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鳳,何愁 子晉 不聞聲。” 宋 范仲淹 《天平山白雲泉》詩:“ 子晉 罷雲笙, 伯牙 收玉琴。” 清 袁枚 《新齊諧·控鶴監秘記二則》:“太后使 昌宗 騎木鶴,呼為 子晉 後身。”
河津
(1).河邊的渡口。 北周 庾信 《春賦》:“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 唐 高適 《秋胡行》:“誓將顧恩不顧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清 陳夢雷 《黃叔威以古詩八首見贈擬古<妾薄命>以答之》:“回首暗風塵,霜雪阻河津。”
(2).天河的津渡。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弄景奔日馭,攀星戲河津。” 王琦 註:“河津,謂天河之津。”參見“ 漢津 ”。
彌陀
阿彌陀佛的略稱。佛教指西方極樂世界中最大的佛
王弘誨名句,丁未初度自述·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