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賢的《送薛少卿罷官西歸》
全文:
自許孤忠結主知,居官寧肯計安危。
平反不愧張廷尉,直道何慚柳士師。
已羨一身中道立,定看千載大名垂。
心閒莫廢韋編業,伊洛高蹤尚可追。
參考注釋
韋編
(1).古代用竹簡書寫,用皮繩編綴稱「韋編」。《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絶。」後以「韋編」借指《易》。 唐 楊炯 《<王勃集>序》:「每覽韋編,思弘大《易》。」 唐 許渾 《元處士自洛歸宛陵山居》詩:「 紫霄峯 下絶韋編,舊隱 相如 結韈前。」自註:「 元君 舊隱 廬山 學《易》。」
(2).泛指古籍。 唐 周弘亮 《除夜書情》詩:「還傷知候客,花景對韋編。」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今汝螢火曾親,蠹書堪讀,可將玉管,從事韋編。」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始點漆於韋編,繼操刀於簡版。」參見「 韋編三絶 」。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與 洛水 。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 伊 洛 流域。《國語·周語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韋昭 註:「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嶺 。 禹 都 陽城 , 伊 洛 所近。」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 伊 洛 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唐 杜甫 《北征》詩:「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時意氣尤驕矜。」 清 葉襄 《禹陵》詩:「泉源留儉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學。參見「 伊洛之學 」。
高蹤
亦作「 高蹤 」。1.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的事跡。《漢書·揚雄傳上》:「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 晉 陸雲 《盛德頌》:「紹 軒轅 之叡哲,越 三代 之高蹤。」
(2).高尚的行跡。《文選·傅鹹<贈何劭王濟>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張銑 註:「豈不慕高軌,但蹤跡邈遠難可追攀也。」 唐 包佶 《雙山過信公所居》詩:「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明 李東陽 《徐州洪蘇墨亭》詩:「由來一代不幾見,沉我異世懷高蹤。」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便做道伴、孤燈,偕隻影,閉長門,捱永夜,也甘受淒其。況有這明師足倚,高蹤可追,少不得蓮臺獅象,共坐同騎。」
(3).指高的造詣。《宋書·謝靈運傳論》:「若夫 平子 艷發,文以情變,絶唱高蹤,久無嗣響。」
(4).指隱退。《漢書·蓋寬饒傳》:「君不惟 蘧氏 之高蹤,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險,竊為君痛之。」 顏師古 註:「 蘧伯玉 ,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唐 盧照鄰 《初夏日幽莊》詩:「聞有高縱客,耿介坐幽莊。」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賢之禮數,在先朝為九老人授道之師承,繼 巢 由 之高蹤,辭 夔 龍 之盛舉。」
見「 高蹤 」。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李賢名句,送薛少卿罷官西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