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守的《次韻范寥孟冬大閱之什》
全文:
承平不用衛與英,赤子頻弄潢池兵。
猰㺄向恃七閩險,彗孛欲翳三辰明。
吾皇南顧念凋瘵,舊臣雖老堪一行。
奉詔褰帷問瘡痏,一意摩拊無他營。
爾來松溪掃遺孽,卒歲不復枹鼓鳴。
九農豐登四郊靜,孟冬大閱張軍聲。
摩天金鼓動霜曉,井鉞色正參旗橫。
羽箭犀利七札薄,鐵騎馳突一鳥輕。
戰士人人逞驍俊,猛將一一懷忠精。
吾軍如此粗可用,縱有綠林何足平。
獨公之家雄洛京,人物接武多名卿。
天涯邂逅見典刑,豈止一善宜盱衡。
胸中韜鈐想餘事,筆下文采常知名。
登場縱觀重感慨,那得萬騎聽使令。
通和強敵固下策,自古三王猶有徵。
得君耆艾將神武,定看卻敵賢長城。
參考注釋
奉詔
(1).接受皇帝的命令。《史記·呂太后本紀》:“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 崇文 奉詔,進退規矩。”《玉嬌梨》第十一回:“原來 吳翰林 奉詔還京,擇了吉日起行。”
(2).猶稱旨。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敏甫 告 岐公 云:‘近有一 錢少監 子,風骨不羣,文采富贍,恐可奉詔。’”
褰帷
亦作“ 褰幃 ”。1.撩起帷幔。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開車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傳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車經諸房, 淑妃 每莊飾褰帷以候。”《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隨起身褰帷拂枕,疊被鋪牀。”
(2).《後漢書·賈琮傳》:“ 琮 為 冀州 刺史。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車言曰:‘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後因以“褰帷”為官吏接近百姓,實施廉政之典。《梁書·劉孝綽傳》:“方且褰帷自厲,求瘼不休。” 宋 王禹偁 《擬除開封縣令可鄭州刺史》:“以爾具官某,宰予赤縣,綽有政聲,宜旌墨綬之賢,用布褰帷之化。”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褰幃 巴子國 ,攬轡墊 江 濱。”
瘡痏
(1).瘡瘍;傷痕。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益》:“斧斤所斫,瘡痏不息。” 晉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塵於白珪,生瘡痏於玉肌。”《舊唐書·僖宗紀》:“豺狼貽朝市之憂,瘡痏及腹心之痛。”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洛中怪獸》:“ 西洛 市中忽有黑獸,髣髴如犬,或如驢,夜出晝隱。民間訛言能抓人肌膚成瘡痏。” 明 歸有光 《與沉敬甫》:“儘有一篇好者,卻排幾句俗語在前,便觸忤人。如好眉目,又著些瘡痏可惡。” 清 龔自珍 《明良論四》:“人有疥癬之疾則終日抑搔之,其瘡痏則日夜撫摩之。”
(2).指生瘡瘍。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小有蟆蚋、浮塵、蜘蛛、蛒蜂之類,皆能鑽嚙肌膚,使人瘡痏。”
(3).(民生)凋敝困苦;凋敝困苦的景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坑穽殊深,瘡痏未復,縱得免死,莫不破家。” 張懷奇 《頤和園詞》:“下方瘡痏悽蒿目,鋭意還教興土木。”
(4).指災苦之民。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招輯逋逃,撫循瘡痏。” 唐 杜甫 《為閬州王使君進論巴蜀安危表》:“喜王業再康,瘡痏蘇息。”
(5).禍害。《周書·文帝紀上》:“而舊將名臣,正人直士,橫生瘡痏,動掛網羅。”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 楊 與 李 。廟謨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 宋 蘇軾 《荔支嘆》詩:“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清 唐孫華 《虎丘即目》詩:“至今作瘡痏,流亡猶未復。”
(6).疵毀;貶抑。 唐 劉知幾 《史通·書事》:“ 班 馬 二史,鹹擅一家,而各自彈射,遞相瘡痏。”《舊唐書·陸贄傳》:“施一令則謗沮互起,用一人則瘡痏立成。”
一意
(1).一個意思;同一意義。《荀子·正名》:“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聖賢立言垂教,無非著實。如‘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如‘尊德性而道問學’……等類,皆一意也。”
(2).同心;齊心。《韓非子·存韓》:“昔 秦 、 韓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漢書·翟方進傳》:“君有 孔子 之慮, 孟賁 之勇,朕嘉與君同心一意,庶幾有成。” 南朝 梁 沉約 《秋白紵詞》:“雙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專心致志。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大夫將兵,出必不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繫心也。” 宋 曾鞏 《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誌》:“其夫嘆曰:‘我能一意自肆於官學,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家裡再留下兩個中用些家人支應門戶,我不過查查問問,便一意的用起功來。” 沙汀 《記賀龍》六:“ 賀龍 同志並不參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負責同志的詳細問答,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視察著。”
(4).猶執意,決心。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秦檜主和》:“若一意主和,則和戰常在彼。” 許地山 《命命鳥》:“你瞧我的父親多么固執,他一意要我去當和尚。”
(5).個人意志。 郭沫若 《騎士》:“我恨我不是有槍階級,假如我手裡有兵,由得我的一意,我要把那些傢伙殺得一乾二淨!”參見“ 一意孤行 ”。
摩拊
撫摩;安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池龍少女遊覽水濱,忽見釋種,恐不得當也,變為人形,即而摩拊。”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馴鳩》:“明日,籠以授 宣 ,自是不復出,馴狎左右,以手摩拊皆不動。” 明 袁宗道 《敘守考績序》:“公摩拊小民,如慈母之哺嬰孺。” 清 唐孫華 《秣陵太守行》:“心似寒泉徹底清,只把窮黎手摩拊。”
無他
亦作“ 無它 ”。亦作“ 無佗 ”。1.沒有別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則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無也,與民同樂也。” 金 元好問 《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聖人之道無它,至誠而已。”
(2).猶無恙;無害。《後漢書·隗囂傳》:“若束手自詣,父子相見,保無佗也。”《後漢書·馬援傳》:“ 援 閒至 河內 ,過存 伯春 ,見其奴 吉 從西方還,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見 吉 ,欲問 伯春 無它否,竟不能言,曉夕號泣,婉轉塵中。”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儻窀穸不為盜所發,珠必無他。”
(3).無二心,專一。《國語·晉語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無他。’” 三國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貧賤,可以無他。” 宋 蘇軾 《徐州謝表》:“察孤危之易毀,諒拙直之無他。”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非憫其才,非憫其德,憫其方寸之無他也。”
張守名句,次韻范寥孟冬大閱之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