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彭的《鄰寺遣興三絕句·其一》
全文:
蠻花簟冷春氣分,午醉醒尋野寺門。
黃落遠林供倚杖,卻疑殘照是朝暾。
參考注釋
蠻花
蠻地的花。 唐 李商隱 《和孫朴韋蟾孔雀詠》:“瘴氣籠飛遠,蠻花向坐低。” 宋 王安石 《溯栰》詩:“野果寒林寂,蠻花午簟溫。” 明 徐渭 《扶桑花》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 唐孫華 《戲為友人代憶》詩之二:“蛋戶驚妝靨,蠻花照淚痕。”
氣分
(1).舊謂人和物所受元氣的分限。《孔子家語·執轡》:“ 子夏 問於 孔子 曰:‘ 商 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耦,氣分不同。’”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尋所受之終始,推氣分之所由。”
(2).引申為氣息;氣質。 宋 蘇軾 《法雲寺禮拜石記》:“聞我佛修道時,芻泥巢頂,霑佛氣分,後皆受報。” 茅盾 《虹》一:“如果從後影看起來,她是溫柔的化身;但是眉目間挾著英爽的氣分,而常常緊閉的一張小口也顯示了她的堅毅的品性。”
(3).身分,體面。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繫得緊,只怕俺女孩兒折了氣分。”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我和你兩情調兩意肯。這諧合有氣分。”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一折:“這衣服和銀子,也則是一時間周急,添你氣分。”
同“ 氣氛 ”。 葉聖陶 《雙影》:“這種幽鬱氣分也可以清楚地辨出。”參見“ 氣氛 ”。
野寺
野外廟宇。 唐 韋應物 《酬令狐司錄善福精舍見贈》詩:“野寺望山雪,空齋對竹牀。” 宋 蘇軾 《游杭州山》詩:“山平村塢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張錫祚 《謁韋刺史祠》詩:“道心棲野寺,詩思冷秋塘。”
李彭名句,鄰寺遣興三絕句·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