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命張若靄圖雪浪石再疊前韻》
全文:
造物精氣視所屯,石中巨擘雪浪尊。
巍然曾見宋冠帶,介爾不受世朝昏。
沃之以水跳珠沫,翠影仿佛浣花村。
曾聞此語半疑信,惜哉未訪荒園門。
寫真無慮道士醉,醉里越得傳神魂。
詞臣頗善米家畫,渲染爰命探天根。
壁張欲出雲煙氣,燭照曾無筆墨痕。
兩孫絕枝亦已擅,興來擬喚髯翁論。
此翁詩句豈易和,如繼陽春以叩盆。
前言未足更疊韻,仇池事例今聊存。
參考注釋
前言
(1) 以前說過的話
前言不搭後語
背棄前言
(2) 作者對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說明下面要說的和寫的主題和範圍
未足
(1).不足,不能。《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大而穹宇,細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
(2).猶言算不得。《太平廣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
疊韻
韻母相同的兩個字構成詞,叫疊韻
仇池
山名。在 甘肅省 成縣 西。山有東西兩門,盤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後漢書·西南夷傳·白馬氐》:“居於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頃,四面斗絶。”《宋書·氐胡傳》:“ 仇池 地方百頃,因以 百頃 為號,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一:“萬古 仇池 穴,潛通小有天。” 宋 蘇軾 《和桃花源》詩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欽臣 仲至 ,謂余曰:吾嘗奉使過 仇池 ,有九十九泉,萬山環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清 趙翼 《調守廣州》詩:“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難忘 畏壘 鄉。”
事例
有代表性的,可以作為例子的事情
典型事例
乾隆名句,命張若靄圖雪浪石再疊前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