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青宮受寶朝賀日次韻·其六》
全文:
大安高閣正當中,龍虎旌旗衛兩宮。
近日春坊誰輔導,相君班序冠三公。
參考注釋
近日
近來;剛過去的數日內
近日士大夫家。——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春坊
(1). 魏 晉 以來稱太子*宮為春坊。又稱春*宮。《晉書·愍懷太子傳論》:“及於繼明宸極,守器春坊。”《北史·隋房陵王勇傳》:“初平 陳 後,宮人好者悉配春坊。”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曉煙生帝里,夜火入春坊。”
(2).太子*宮所屬官署名。 唐 置太子詹事府,以統眾務;左右二春坊,以領諸局。歷代相承,屬官時有增減。 明 清 時實際成為翰林院編修、檢討開坊升轉之所。 清 末廢。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勞蒙司而獲謝,猶奉職於春坊。”《舊唐書·岑文本傳》:“守此一職,猶懼滿盈,豈宜更忝春坊,以速時謗。”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麻沙》:“ 嘉靖 五年……請於 建陽 設立官署,派翰林春坊官一員,監校 麻沙 書版。”
輔導
(1) 幫助和指導
輔導畢業生寫論文
(2) 指教一個人學一種專門課程
輔導他學數學
相君
舊時對宰相的尊稱。《史記·張儀列傳》:“ 儀 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後漢書·陰識傳》:“初, 陰氏 世奉 管仲 之祀,謂為‘相君’。” 宋 蘇舜欽 《寄富彥國》詩:“天子仄席旰未嘗,相君日暮猶廟堂。”
班序
(1).依次排列。《國語·齊語》:“勸之以賞賜,糾之以刑罰,班序顛毛,以為民紀統。” 韋昭 註:“班,次也;序,列也。”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二年春正月,詔班序列侯、功臣位次。”
(2).按官爵或年齒排列的次序。 晉 王嘉 《拾遺記·顓頊》:“帝乃揖四方之靈,羣後執珪以禮,百辟各有班序。” 唐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弼諧方一展,班序更何躋。”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班序,謂班爵之序。”《舊唐書·職官志二》:“凡文武百僚之班序,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齒。”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七章第一節:“皇帝不設儀仗,官吏不分班序,服飾不加區別。”
(3).朝官的行列。 唐 韓愈 《舉韋顗自代狀》:“前件官學識該達,器量弘深,朝推直道,代仰清節,顯映班序,十五年餘。”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種徵君 ﹞《寄懷詩》曰:‘……雖從鵷鸞共班序,常恐青蠅微有聲。’”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 張守節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晉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吳當名句,青宮受寶朝賀日次韻·其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