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既昭晰,至治孰與京

朱純煌煌京洛行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純的《煌煌京洛行》

全文:
伊洛深且廣,王畿奠其陽。
炎劉建丕業,定都繼周王。
重城抱宮觀,迤邐遙相望。
嵯峨黃金闕,璀璨白玉堂。
多士正駢集,冠蓋如雲翔。
文英聚東觀,耆德充上庠。
防邊盡衛霍,定策皆平良。
垂拱正宸極,淵穆詎可量。
宸游布時令,大駕馳上襄。
鸞輿儼儀從,佩服何煌煌。
緘書封泰岳,潔壇祀圓方。
靈祇盡來格,至和兆嘉祥。
甘露粲華滋,朱草粲奇英。
雨暘順時序,下民歌樂康。
玄德既昭晰,至治孰與京
纘承有賢嗣,國運宜繁昌。
所以千載下,奕奕垂休光。

朱純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玄德

(1).指潛蓄而不著於外的德性。《書·舜典》:“玄德升聞,乃命以位。” 孔 傳:“玄謂幽潛,潛行道德。”《文選·劉琨<勸進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 李周翰 註:“玄德謂潛行道德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宸游》:“陛下玄德格天,聖母徽儀應地。”

(2).指自然無為的德性。《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王弼 註:“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莊子·天地》:“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隋書·經籍志三》:“聖人體道成性,清虛自守,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故能不勞聰明而人自化,不假修營而功自成。其玄德深遠,言象不測。”

(3).天德。《漢書·禮樂志》:“禮樂成,靈將歸,託玄德,長無衰。” 顏師古 註:“言託恃天德,冀獲長生,無衰竭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清風協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薛綜 註:“言帝如此清惠之風同於天德。”

昭晰

(1).清楚;明白。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汝南戴幼起》:“既推獨車,復表其上,為其飾偽,良亦昭晰。” 唐 陳昌言 《白日麗江皋》詩:“清明開曉鏡,昭晰辨秋毫。”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高雨農序》:“而有實者,亦既昭晰無疑,優遊有餘矣。”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 蕭繹 所詮,尤為昭晰。”

(2).光亮,光耀。 三國 魏 曹丕 《濟川賦》:“美玉昭晰以曜暉,明珠灼灼而流光。”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固以紛綸國牒,昭晰家聲。” 宋 司馬光 《祭齊國獻穆大長公主文》:“去白日之昭晰,歸下泉之窈冥。” 明 何景明 《待曙樓賦》:“忻萬象之昭晰,張羣方之幽黝。”

至治

(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時世。《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文子·下德》:“欲治之主不世出,可與治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治所以千歲不一也。” 元 獨樂園主 《詠史》:“ 漢 朝 文 景 稱至治,刑措可比 成 康 前。”

(2).最好的治理。《孔子家語·五刑解》:“ 冉有 問 孔子 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 孔子 曰:‘聖人之設防,貴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為至治也。’”

孰與

(1).與誰。《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莊王 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於此?吾亦從子而歸爾。’”《史記·孟嘗君列傳》:“ 齊 無 秦 ,則天下集 齊 , 親弗 必走,則 齊王 孰與為其國也!”《新唐書·韓翃傳》:“時有兩 韓翃 ,其一為刺史,宰相請孰與, 德宗 曰:‘與詩人 韓翃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

(2).猶言何如。意謂還不如,常用於反詰語氣。《荀子·天論》:“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 西戎 ,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周書·杜杲傳》:“若使 齊 寇乘之,則彼此危矣。孰與心忿悔禍,遷慮改圖。”

(3).比對方怎么樣,表示疑問語氣。用於比照。《墨子·耕柱》:“ 巫馬子 謂 子墨子 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戰國策·齊策一》:“我孰與城北 徐公 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功彰萬里之外,聲名光輝傳於千世,君孰與 商君 、 吳起 、大夫 種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松》:“試問蒼官值歲寒,戴白孰與蒼然好?” 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潔而死者眾矣,乃 渭 則自死,孰與人死之?”

朱純名句,煌煌京洛行名句

詩詞推薦

玄德既昭晰,至治孰與京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