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七·太祖取明遼陽》
全文:
瀋陽既拔壯鴻模,乘勢遼陽進取圖。
列柵浚壕已喪膽,輕刀長箭遂爭驅。
八旗左右努群力,百雉虺頹陷一隅。
徹夜明兵舉火噪,逮晨合隊壓城鋪。
屹然雄鎮兩朝克,紛爾餘民萬歲呼。
外柴堡通降七十,禁軍卒擾患瘏痡。
不知足合隴還蜀,假道滅殊虢與虞。
力屈一時多盡節,燕中頗有笑捐軀。
參考注釋
八旗
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後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人的後代稱八旗子弟,後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於國而自己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百雉
(1).指城牆的長度達三百丈。是 春秋 時國君的特權。雉,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禮記·坊記》:“都城不過百雉。” 鄭玄 註:“雉,度名也,高一丈,長三丈。”《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杜預 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史記·孔子世家》:“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2).指宮城圍牆長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
(3).借指城牆。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雲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 劉禹錫 《機汲記》:“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館於百雉之內。” 唐 韓翃 《寄贈虢州張參軍》詩:“百雉歸雲過,千峯宿雨收。” 明 高攀龍 《王侯祠兩廡記》:“當寇之熾也,百雉而外,白骨矣。” 清 陳夢雷 《泉郡夜半聞警》詩:“ 細柳 軍威肅, 金墉 百雉牢。”
虺頹
亦作“ 虺穨 ”。猶虺隤。《楚辭·王逸<九思·逢尤>》:“車軏折兮馬虺頽。”一本作“ 虺穨 ”。原註:“驅騁而不能寧定,車弊而馬病也。” 漢 蔡邕 《述行賦》:“僕夫疲而劬瘁兮,我馬虺頽以玄黃。”《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上》:“行則僂俯,立則振掉,形神將奪,筋骨虺頽。”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我馬玄黃”:“《爾雅》曰:虺穨、玄黃,病也。凡物病皆得稱之。”參見“ 虺隤 ”。
一隅
(1).指一個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個方面。《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呂氏春秋·士容》:“故火燭一隅,則室偏無光。”《北齊書·酷吏傳·宋游道》:“雖贓污未露,而姦詐如是。舉此一隅,餘詐可驗。”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三:“他倆在客廳的靠後一隅,替我安下了一尊床。”
(2).引申為片面。見“ 一隅之見 ”、“ 一隅之説 ”。
(3).指一個狹小的地區。《漢書·趙充國傳》:“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 明 何景明 《渡瀘賦》:“偉雄並乎三分,恥偏安乎一隅。”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單是 湘 西一隅,除客軍一混成旅外,集中約十萬人。”
乾隆名句,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七·太祖取明遼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