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山東巡撫玉德續報得雨詩以志事》
全文:
省城暮春初得雨,飛報得知同此際。
即今續奏各屬沾,或致沾足或寸四。
不惟二麥可期豐,禾黍發榮大田暨。
幸哉近郊農象同,月初卻闕甘膏繼。
馳詢保定被澤否,稱一二寸深透未。
以此沖沖切盼霖,每惜雲生突風忌。
嘉苗實可冀稔收,恐孤初望方寸惴。
或雲今歲愁過早,愁早六十年余志。
參考注釋
不惟
(1).不僅;不但。《書·酒誥》:“罔敢湎於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蠶行》:“不惟桑賤穀芄芄,仍更苧麻無節菜無蟲。” 馮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過了一天又一天,到現在不惟沒等到,村里關於他們的風言風語倒漸漸聽不到了。”
(2).豈非。《三國志·魏志·王昶傳》:“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為戮於 晉 , 王叔 負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
(3).不思慮。《書·酒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傳:“不念自息。”《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視明聽聰,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二麥
大麥、小麥。《宋書·武帝紀》:“今二麥未晚,甘澤頻降,可下東境郡,勤課墾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三:“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正月,﹞二麥黃。”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發榮
(1).(草木)生長茂盛。 漢 張衡 《南都賦》:“芙蓉含華,從風發榮,斐披芬葩。” 宋 梅堯臣 《擬宋之問<春日剪綵花應制>》詩:“不是將春競,天心重發榮。”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四六:“今晨視郊原,草木皆發榮。”
(2).開花。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二:“夫辯言之艷,能使窮澤生流,枯木發榮。” 明 張寧 《方洲雜言》:“祝曰:‘倘吾子獲薦,花其發榮。’淹宿盛開,香氣滿室。”
(3).泛指成長壯大。 葉聖陶 《未厭集·小病》:“只想她怎樣使他歡喜,怎樣給他安慰,怎樣將護他生命的發榮。”
大田
(1) 面積很大種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還沒有開鐮,人們都呆在家裡打雜
(2) 指良田
乾隆名句,山東巡撫玉德續報得雨詩以志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