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元肇的《高鼓院桃村》
全文:
舉頭見青山,高與天齊平。
俯首鑒靈泉,派分天池清。
是中十畝園,爛若紅霞蒸。
夫差昔不國,舞榭歌台傾。
風驚柳腰折,雨集蛙部鳴。
靄靄墟里煙,紛紛雞犬聲。
寂寥千載後,公來暢幽情。
手種桃千株,草架屋數楹。
厥壤宜芬芳,昭儉易落成。
子孫相追隨,日夕生遐征。
公今雲台仙,輕強垂百齡。
支筇歌紫芝,倚松誦黃庭。
綠陰長蟠實,白蓮闖池生。
客從何方來,略不通姓名。
自雲多昔人,食之能飛升。
更老上所尊,只恐蒲輪徵。
公乎笑而已,客言曾不聽。
歸來向人說,洞口雲縱橫。
參考注釋
方來
(1).將來。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 王孫聖 ﹞博學彊識,通於方來之事,可占大王夢。”《後漢書·皇后紀序》:“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驛中言別友人》詞:“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2).近來。 唐 韋應物 《城中臥疾知閻薛二子從邑令飲因以贈之》詩:“車馬日蕭蕭,故不枉我廬;方來從令飲,臥病獨如何。”
不通
(1).阻塞;不通達。《左傳·成公十三年》:“東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辭·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來。《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禮記·內則》:“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漢書·哀帝紀》:“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 王願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於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謂學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牆,不取。”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釋元肇名句,高鼓院桃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