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
全文:
春巡氣尚寒,有興未登眺。
清和茲返轡,日長況早到。
宇宙最奇處,空過山靈譙。
設如逢炎暄,揮汗亦何要。
時景值佳會,況鮮幾務告。
邂逅不可失,一暢智仁樂。
園北啟便門,不必命旌纛。
肩輿陟崇椒,林鳥為前導。
嶊崣羅疏峰,威紆列層嶠。
陡壁若無路,一線穿林徼。
或如田見龍,或如霧隱豹。
或雄以猙獰,或深以窅窱。
或秀若丹青,或壯若廊廟。
樹抱石為胎,泉飛峽成調。
山花霏細芳,山禽遞幽噪。
歷歷所攬結,朗朗開懷抱。
舍輿還進步,何藉筇屐趠。
初至半室岩,厜㕒似棚窖。
方床儼維摩,不著天花落。
為想詩僧逸,頓息塵緣鬧。
躡險捫煙蘿,洞有白雲號。
膚寸一脈起,澤應三農禱。
證盟功德頂,調御真古貌。
巢鶴最高處,仙胎宛可召。
應接乃無暇,奇觀供四照。
南瞻日觀峰,是我昨所造。
北睇鵲華翠,雲中辨隱約。
其東朗公近,疑聽錫聲摽。
惟西乃豁開,來路盤崖隩。
已覺鮮其匹,便欲觀其竅。
設匪片時勞,安識無窮妙。
蒼然日色暮,歸路尋茜峭。
憶昔可公輩,別傳西竺教。
想亦巢許流,林泉寄笑傲。
侵尋事莊嚴,逐末吁可笑。
其師若有知,弗許頭應掉。
有為法終幻,成壞像相詔。
猶然冀施檀,雲有福田報。
松塢坐靜觀,萬緣信誰覺。
忘物我未能,吟懷且推敲。
參考注釋
陡壁
坡度十分大、像牆那樣直立的山崖
華山陡壁如牆,險峰迭起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乾隆名句,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