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本的《送徐允迪還城中》
全文:
寒梅照虛牖,嚴霜凋敝裘。
故人動歸興,歲宴不可留。
徐卿立身何坦蕩,行年五十猶偃仰。
不思唾手取公卿,卻甘低頭在草莽。
市中賣藥能逃名,杖頭挑錢還解酲。
悲來不作窮途哭,時復有詩鳴不平。
忘年之交古來有,臭味相同即為偶。
來遲去疾奈爾何,無限離情付杯酒。
北風吹雨凝作花,船頭敲冰船尾劃。
道傍行人指歸路,城上棲烏還到家。
城市塵埃易更改,還念山林青眼在。
看花有約明年來,教我村童埽門待。
參考注釋
立身
安身,存身
幾無立身之地。——《廣東軍務記》
坦蕩
(1) 寬且平
一片坦蕩的葦叢
(2) 喻人心地正直,心胸開闊
君子坦蕩蕩。——《論語·述而》
胸襟坦蕩
行年
(1).經歷的年歲,指當時年齡。《荀子·君道》:「以為好麗邪?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齳然而齒墮矣。」 唐 杜甫 《狂歌行贈四兄》:「與兄行年校一歲,賢者是兄愚者弟。」 清 鈕琇 《觚賸·巡檢附魂》:「戲語之曰:『貴司行年幾何?』則拱而對曰:『卑職犬馬齒五十七矣。』」
(2).指將到的年齡。《南齊書·武帝紀》:「詔曰:『始終大期,賢聖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是日上崩,年五十四。」 清 李調元 《剿說》卷二:「《水經注》:『 呂望 行年五十,賣食 棘津 。』行,將也……行年,猶雲年將,倒文也。」
(3).流年。舊時星命家所謂某人當年所行的運, 唐 張籍 《贈任道人》詩:「欲得定知身上事,憑君為筭小行年。」 金 元好問 《贈蕭漢傑》詩序:「問其日事,則曰:『止以 唐生 、 季主 之業游時貴間耳。』因與論余之行年,而有契於余心者。」
偃仰
俯仰。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退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詩·小雅·北山》
與時遷徙,與世偃仰。——《荀子·非相》
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嘯歌:長嘯或吟唱)。——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李本名句,送徐允迪還城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