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蓬島瑤台八詠·其四·晶窗》
全文:
玻璃即水晶,廓長有所過。
糊窗堪縱目,萬景當前羅。
金山高閣上,陡憶俯江波。
參考注釋
金山
(1).產金之山。《南史·海南諸國·林邑國》:“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儀表英俊、德行崇高。《梁書·朱異傳》:“﹝ 異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萬丈,緣陟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
(3).西方之山。《後漢書·馮衍傳下》:“躍青龍於滄海兮,豢白*虎於金山。” 李賢 註:“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蘇省 鎮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獲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時 裴頭陀 獲金於江邊,因改名。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於此山下。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千重 鐵瓮 成銀瓮,一夜 金山 換玉山。” 清 陳維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鑾江》詞:“一點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 宋 吳聿 《觀林詩話》:“ 華亭 並海有 金山 ,潮至則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與 惠山 相埒。”
高閣
(1) 高度較大的閣樓
(2) 用以貯藏存放書、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閣)
江波
江水;江中波浪。《文選·左思<蜀都賦>》:“貝錦斐成,濯色江波。” 劉逵 注引 譙周 《益州志》:“ 成都 織錦既成,濯於江水。” 宋 朱熹 《次敬夫登定王台韻》:“山色愁無盡,江波去不回。” 明 黃哲 《過梁昭明太子墓》詩:“虎戰龍爭二十秋,江波日夜自東流。” 王統照 《遺音》:“江邊的風,受了水氣的調和,雖是秋末冬初,尚不十分冷冽,有時吹了些樹葉子落到江波上,便隨著微細的波花,無蹤影的流去。”
乾隆名句,蓬島瑤台八詠·其四·晶窗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