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錦雲良駿歌》
全文:
甲辰之秋獵木蘭,一箭曾以殪雙鹿。
乙巳之秋獵木蘭,驚麃奔迸穿馬腹。
是皆御此錦雲駿,合以為圖紀俊獨。
中鹿飛馳乃其常,慮近乎誇吟興束。
麃過弗驚則真馴,可闕長言詠英躅。
即今南苑小試蒐,何異清道後馳逐。
驥不稱力稱其德,駿有之哉越凡畜。
老年大異壯年時,弗待諫知弗及夙。
然因即事憶相如,寧渠興軒增面恧。
參考注釋
即事
(1).任事;作事。《史記·封禪書》:“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笏以入即事。”《續資治通鑑·宋寧宗慶元四年》:“樞密使 襄 ,請用步卒穿濠築障……軍民並役,又募飢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
(2).面對眼前事物。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宋 王安石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詩:“即事有哀傷,山川自如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即事興情,因而成賦。”
(3).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
(4).多用為詩詞題目。如 唐 杜甫 《草堂即事》詩, 宋 辛棄疾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詞, 郭沫若 《南水泉即事》詩等等。
相如
相同;相類。《墨子·備城門》:“﹝門﹞廣八尺,為之兩相如。” 孫詒讓 間詁:“謂門左右兩扇同度。”《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厥土之膏,畝價一金,田田相如。” 李賢 註:“相如,言地皆沃美相類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總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難道真箇俺巾幗輩便於時無補。”
寧渠
難道;如何。《史記·張儀列傳》:“吾不及 蘇君 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 趙 乎?為吾謝 蘇君 , 蘇君 之時, 儀 何敢言。且 蘇君 在, 儀 寧渠能乎?” 司馬貞 索隱:“渠音詎。古字少,假借耳。”
乾隆名句,錦雲良駿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然因即事憶相如,寧渠興軒增面恧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