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丈人真好事,大筆新詩警昏瞀

孫應時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應時的《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

全文:
萬物野馬相追奔,百年夢境更起仆。
是中諸妄要掃刮,努力良心自成就。
舞雩春風沂水側,當日群公切磋究。
大途九軌自可識,廣居安宅寧當僦。
少年恐不保壯老,夜氣還能亡旦書。
詩書禮樂在庠序,鄉射弦歌列籩豆。
共惟百聖貽後來,豈使一科圖急售。
如何道術坐陸沉,獨指利名紛輻輳。
斯文未喪天所賜,接踵諸賢出哀救。
聖門榛棘得劃除,俗學膏肓有砭灸。
晚出顓蒙格調卑,平生師友追從舊。
敢言割雞慕牛刀,直恐狐裘雜羔袖。
是邦山水故瀟灑,滿眼衣冠多整秀。
向來張呂相逢地,遺韻餘風洗凡陋。
眷然鄉校肯來游,勉矣英材起相副。
名門政假扶持力,闔境似驚聞見驟。
儒林丈人真好事,大筆新詩警昏瞀
寄言同社相知心,不怪狂歌續貂後。

孫應時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儒林丈人

對博學儒士的尊稱。《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紀》“於是復命講《禮記》”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暢 《晉諸公贊》:“帝常與中護軍 司馬望 、侍中 王沉 、散騎常侍 裴秀 、黃門侍郎 鍾會 等講宴於東堂,並屬文論。名 秀 為儒林丈人, 沉 為文籍先生。” 清 龔自珍 《漢朝儒生行》:“ 蘭臺 能書 漢 朝事,不能盡書 漢 朝千百心。儒林丈人識此吟。”

好事

喜歡多事。愛參與他人事務的

大筆

數量或價值相當大的

在交易中賺了一大筆錢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澤*東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昏瞀

(1).迷惘困惑。《書·益稷》“下民皆昏墊” 孔 傳:“言天下民昏瞀墊溺,皆困水災。” 孔穎達 疏:“瞀者眩惑之意,故言昏瞀。” 漢 徐幹 《中論·貴言》:“故君子之與人言也,使辭足以達其知慮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過其任而強牽制也。苟過其任而強牽制,則將昏瞀委滯而遂疑君子以為欺我也。”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文體遞變,字之用亦多,世無好學深思之士,悉心潛研,對之昏瞀,其苦實甚。”

(2).愚昧無知。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競昏瞀以營私,害予身之奉公。” 魯迅 《華蓋集·“公理”的把戲》:“《順天時報》的記者倘竟不知,可謂昏瞀,倘使知道而故意淆亂黑白,那就有挑撥……之嫌,居心可謂卑劣。”

(3).指愚昧無知的人。 宋 王安石 《乞罷政事表》之一:“竊以使陪國論,惟亮天功,必用強明,乃能協濟,豈容昏瞀,可以叨居。”

(4).昏沉;神志昏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梅》:“後有疾,綦篤,移榻其中;又別設錦裀於內室而扃其戶,若有所伺。 王 以為惑,而以其疾勢昏瞀,不忍傷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 天錫 遂大發寒熱,昏瞀不知人。” 茅盾 《創造》三:“從前……冒險用了破壞性極強的大黃巴豆,弄成了 嫻嫻 現在的昏瞀邪亂的神氣。”

(5).視覺昏花;模糊。 蘇曼殊 《遯跡記》:“深悔當日老眼昏瞀,親此大盜。”

孫應時名句,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名句

詩詞推薦

儒林丈人真好事,大筆新詩警昏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