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高瑾的《上元夜效小庾體》
全文: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兩人。
連鑣出巷口,飛轂下池漘。
燈光恰似月,人面並如春。
遨遊終未已,相歡待日輪。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初年
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
民國初年
三五夜
農曆十五日夜晚。 南朝 梁 沉約 《昭君辭》:“唯有三五夜,明月暫經過。”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月明三五夜,對芳顏。” 清 大健 《鶴來莊贈孝隱》詩:“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門開。”
相知
(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杯,則聽得街上鬧炒炒。——《京本通俗小說》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曆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數。《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晉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高瑾名句,上元夜效小庾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