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張籍的《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
全文:
雲島茫茫天畔微,向東萬里一帆飛。
久為侍子承恩重,今佐使臣銜命歸。
通海便應將國信,到家猶自著朝衣。
從前此去人無數,光彩如君定是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通海
(1).與海外交往。 唐 張籍 《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詩:“通海便應將國信,到家猶自著朝衣。” 鄭觀應 《致考察南洋商務張弼士侍郎書》:“通海以來,漸知效法泰西,開學堂、設公司、振商務、興實業、重工藝。”
(2).與海洋通連。《元史·食貨志一》:“又開 膠 萊 河道通海,勞費不貲,卒無成效。” 清 魏源 《<江南水利全書>敘》:“海口築壩,以防渾潮倒灌之患,可灌田而不可通海,豈非地勢使然哉!”
(3).特指 清 初與據守海上的抗 清 將領 鄭成功 等往來。《清史稿·聖祖紀一》:“御史 田六善 言奸民告訐,於南人不曰‘通海’,則曰‘逆書’。” 魯迅 《<二心集>序言》:“ 宋 末有所謂‘通虜’, 清 初又有所謂‘通海’,向來就用了這類的口實,害過許多人們的。”
國信
(1).國家的威信。《後漢書·寇恂傳》:“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 宋 葉適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銘》:“使命事關國信,有不如意,國北門可復入耶?”
(2).兩國通使作為憑證的文書符節。 唐 張籍 《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詩:“過海便應將國信,到鄉猶自著朝衣。”《宣和遺事》前集:“雖無國信,諒不妄言。”
(3).“ 國信使 ”的省稱。《宋史·外國傳三·高麗》:“ 政和 中,升其使為國信,禮在 夏國 上。”
(4).指國家間贈送的禮品。《舊唐書·敬宗紀》:“命品官 田務豐 領國信十二車,賜 迴紇可汗 及 太和公主 。”
到家
(1) 完備;周詳
(2) 在學識和工作上有相當造詣
他的表演還不到家
(3) 回到家中
猶自
尚,尚自
現在提起那件事,猶自叫人心驚肉跳
朝衣
(1).君臣上朝時穿的禮服。《孟子·公孫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後漢書·劉寬傳》:“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後酬丘二十二見贈》詩:“江海久垂綸,朝衣忽掛身。”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朝服龍團》:“定製,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後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則,以為辨別。”
(2).借指朝廷官員。 唐玄宗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葉適 《中奉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銘》:“當 慶元 、 嘉泰 間,朝衣負塗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
張籍名句,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