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笏家開窣堵波,宰官乘興入煙蘿。
狂來擊缽詞鋒起,醉後攤書梵字多。
不定重逢為日遠,即論少別奈愁何。
休將白社塤篪調,聽作瞿塘《灩澦歌》。
詩詞問答
問:《熊茂初請假還蜀過幻景庵言別同孔陽弟酌之限歌字》的作者是誰?答:朱多炡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朱多炡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多炡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窣堵波
亦作“ 窣堵坡 ”。梵語stūpa的音譯。即佛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蜜國》:“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異,有靈鑒。”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釋之西天謂之窣堵波,中華謂之塔。塔制以層,增其敬也。” 宋 王安石 《草堂懷古》詩:“ 周顒 宅作阿蘭若, 婁約 身歸窣堵波。”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遙望窣堵坡,相約僧躋攀。”亦省作“ 窣堵 ”。《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 中天竺 ﹞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餌鳥獸魚鱉,無喪紀。” 宋 陸游 《予數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後今始見之》詩:“窣堵招提俱昨夢, 祝融 、 回祿 尚餘威。” 清 曹寅 《句容館驛》詩:“胥徒復傳舍,窣堵尚斜陽。”
宰官
(1). 周 代冢宰的屬官。《國語·晉語九》“以隨宰人” 三國 吳 韋昭 註:“宰人,宰官也。”
(2).泛指官吏。《莊子·逍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 晉 郭象 註:“苟有乎大小,則雖大鵬之與斥鷃,宰官之與御風,同為累物耳。” 唐 耿湋 《題惟幹上人房》詩:“苦行無童子,忘機避宰官。”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門中,這個修持,象什麼,好象如今宰官們的階級從八九品巴到一二。”
(3).特指縣官。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賸語》:“在 蘇州 日,挽 吳縣 令 賀吉人 云:‘……卅年前進士,蓋棺猶是宰官身。’”
乘興
乘著一時高興
煙蘿
亦作“煙蘿”。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著六橋柳浪,三 竺 雲巒, 石屋 煙蘿。” 清 周準 《發硃砂庵經觀音岩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鉶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今逃盡,煙蘿得再還。” 周楞伽 輯註:“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 宋 蘇舜欽 《離京後作》詩:“脫身離網罟,含笑入煙蘿。” 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
擊缽
見“ 擊鉢催詩 ”。
鋒起
喻紛紛發生。鋒,通“ 蜂 ”。《荀子·王制》:“姦言並至,嘗試之説鋒起。”《晉書·郗鑒傳》:“及京師不守,寇難鋒起, 鑒 遂陷於 陳午 賊中。” 宋 葉適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銘》:“君少年,能探請深處,語移日,精鋭鋒起。”
攤書
攤開書本,謂讀書。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詩:“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四:“蕭蕭黃葉空村畔,可有攤書閉戶人。”
梵字
(1).古 印度 文字。 唐 王維 《苑舍人能書梵字戲為之贈》詩:“ 楚 辭共許勝 揚 馬 ,梵字何人辨魯魚。”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上:“塔下刻經咒甚多,有漢字,有梵字。”
(2).指佛典。 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詩:“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數卷。” 蘇曼殊 《<梵文典>自序》:“此梵字者,亘三世而常恆,遍十方以平等。”
不定
(1)
副詞,表示不肯定,後面常有表示疑問的詞或肯定和否定相疊的詞組
一天他不定來多少次
我明天還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穩定
方向不定的風
心神不定
重逢
分別後又見面;再次相逢;再遇見
久別重逢
少別
(1).暫時分別。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暫游萬里,少別千年。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飄紅墮白堪惆悵,少別穠華又隔年。”
(2).小小的區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織成》:“女果及一婢在焉。見生入,含笑承迎。見翠襪紫履,與舟中侍兒妝飾,更無少別。”
白社
(1).地名。在 河南省 洛陽市 東。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 洛陽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陳子敍 共守事之,從學道。”亦見《晉書·隱逸傳》。 唐 吳筠 《高士詠·董威輦》:“ 董京 依 白社 ,散髮詠玄風。”
(2).地名。在 湖北省 荊門市 南。《清一統志·湖北·荊門州》:“ 白社 ,在 荊門州 南一百二十里。《名勝志》:古隱士之居,以白茅為屋,因名。 唐 都官 鄭谷 常居此。”
(3).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處。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鐘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學。” 唐 白居易 《長安送柳大東歸》詩:“白社羈遊伴, 青門 遠別離。” 宋 范仲淹 《唐異詩序》:“華車有寒苦之述,白社為驕奢之語。”
(4).特指某些社團。 清 吳偉業 《茂苑相公謝政遄歸招邀燕賞》詩之二:“蟲鶴變餘存白社,刼灰飛盡表青山。”此指復社。 沉礪 《感懷》詩之八:“忘機白社閒揮麈,息影 青門 學種瓜。” 汪文溥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仍世築壇盟白社,一朝避地驅黃犢。”以上指南社。 郁達夫 《胡邁來詩會有所感步韻以答》:“歡聯白社居千日,淚灑 新亭 酒一杯。”此指白燕社。
(5).白蓮社的省稱。 唐 賈島 《巴興作》詩:“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正別憶皇都。” 明 何景明 《游賢隱寺》詩:“自能來白社,不用 遠公 ( 慧遠 )求。” 清 吳偉業 《靈岩觀設戒》詩:“不信 黃池 會,今看白社開。”參見“ 白蓮社 ”。
(6).特指 隋 末農民起義的一個團體。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 李密 大破自 洛陽 出擊的 隋 軍,聲威大振…… 譙郡 黑社、白社、 濟北 張青特 、 上 洛 周比洮 、 胡驢賊 等都來歸附。”
塤篪
(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塤﹑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塤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應和配合。 4.借指兄弟。
瞿塘
見“ 瞿唐峽 ”。
灩澦
亦作“灩澦”。即 灩澦堆 。 唐 張祜 《送曾黯游夔州》詩:“不遠 夔州 路,層波 灧澦 連。”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離 白帝 ,暮宿 江陵 。’四月、五月尤險,故曰:‘ 灩澦 大如馬, 瞿唐 不可下; 灩澦 大如牛, 瞿唐 不可留; 灩澦 大如襆, 瞿唐 不可觸。’” 肖華 《過三峽》詩:“ 灩澦 險礁鎖鐵關,‘朝著我來’免沉淪。”參見“ 灧澦堆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熊茂初請假還蜀過幻景庵言別同孔陽弟酌之限原文_熊茂初請假還蜀過幻景庵言別同孔陽弟酌之限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