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邁的《贈林薪》
全文:
丈夫惟窮不可諱,仆妾於人真短氣。
一技能精百不憂,有功翰墨尤足貴。
林生家世本業儒,讀書不利改傭書。
計窮未肯與書絕,又學裁翦兼黏糊。
就中頗得三昧訣,翻騰碑畫更奇絕。
持此可療寒與飢,十指便當張儀舌。
昔我於生義理明,以我這困知生貧。
我今一字不堪煮,生猶有技可資身。
鄴侯書堂高不過,好事例少欲人多。
把筆贈生以此歌,有劍無廩奈生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2).謂同一個字。《左傳·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阹’即‘去’,實一字。”
(3).指一種字型。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後因取別於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餘錄·一字三字石經》:“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於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不堪
(1)
用於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備不堪
(2)
壞到極點
那飯菜都系不堪之物。——《紅樓夢》
資身
資養自身;立身。《漢書·韓信傳》:“寄食於漂母,無資身之策。” 宋 陸游 《散發》詩:“從來恥作資身策,老去終懷報國心。”《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過了數日, 蘇秦 欲出遊列國,乃請於父母,變賣家財,為資身之費。”
王邁名句,贈林薪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我今一字不堪煮,生猶有技可資身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