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裴良傑的《大滌洞留題》
全文:
杖屨乘閒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鳩杖先生旨趣深,探直搜隱事幽尋。
頂頭有眼誰能識,心鑒無塵物莫侵。
洞裡煙霞人不老,水邊花木自成陰。
乞師金鼎丹爐火,為慰平生覺道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乞師
請求出兵援助。《春秋·成公十七年》:“ 晉侯 使 荀罃 來乞師。”《晉書·外戚傳·褚裒》:“時 石季龍 新死,其國大亂,遺戶二十萬口渡 河 ,將歸順,乞師救援。”《清史稿·李定國傳》:“ 定國 自 景線 走 猛臘 ,遣將入 車裡 、 暹羅 諸國乞師。”
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嶽游,文焰滅金鼎。” 唐 呂岩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願棄了升斗微官,早學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後亦用以喻指國家宰輔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 元 李獻卿 《劉寓叔先生輓詩》:“便調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 汾陽 考。”
(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丹爐
煉丹的爐灶。 唐 王績 《游北山賦》:“拭丹爐而調石髓,裛翠釜而出金精。” 宋 陸游 《寄邛州宋道人》詩:“西望 臨邛 一慨然,青松偃盡丹爐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此間須是丹爐,怕有觸犯,悔之無及。”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覺道
(1).佛教指成佛正覺之路。 唐 岑參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2).猶覺得。《醒世恆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玉娘 也十數夜未睡,覺道甚勞倦。”《水滸傳》第四二回:“ 宋江 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裴良傑名句,大滌洞留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