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寅的《贈邢子友》
全文:
憶昔筮仕初,典教洛學者。
故家多遺俗,住叩冠屢整。
得交邢公子,伯仲皆豪穎。
湖園萬竿竹,伊水注深靜。
藤林與花島,轉步即殊景。
梅台更稱奇,雲玉粲寒耿。
官閒日從君,何宴不酩酊。
每聞魁偉論,雖醉洒然醒。
尋幽訪古徑,並轡緩無騁。
向來春風鬢,忽忽雪飄頸。
三川在何處,會合乃潭永。
久要見襟抱,意態謝炎冷。
雇予衰懦質,酬答忘形影。
泛舟三百里,念我特相省。
酒酣攄劇論,壯氣尚雄猛。
樂將高歌發,忠以微語警。
豈無一可恨,不肯破空境。
石壇夜焚香,岩寺朝供茗。
相逢多譏評,墨守卒未領。
湘流平似席,告別理歸艇。
原言頻惠音,庶以代咳謦。
它年當扣門,此話欲重請。
參考注釋
筮仕
(1).古人將出做官,卜問吉凶。《左傳·閔公元年》:“初, 畢萬 筮仕於 晉 ,遇屯之比。”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端詳筮仕蓍,磨拭穿楊鏃。” 蘇仲翔 註:“筮仕,卜作官的命運。”
(2).指初出做官。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詩:“因思筮仕來,倐忽過十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狼》:“長子甲,筮仕南服,三年無耗。” 何垠 註:“初官曰筮仕。”
典教
(1).典章教化。 漢 應瑒 《文質論》:“建不刊之洪制,顯 宣尼 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 周公 所不堪,灑灰垂典教。”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二:“ 新羅 君訝曰:‘吾以中國之人,盡閒典教,不謂尚有無知之俗者!’”
(2).主管教育。 明 劉基 《杭州富陽縣重修文廟學宮記》:“ 至正 九年, 永嘉 洪元誠 典教 富陽縣 。”
學者
(1).做學問的人;求學的人。《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禮記·學記》:“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唐 薛存誠 《太學創置石經》詩:“儒林道益廣,學者心彌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滎陽 呂公 教學者讀書,須要字字分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學者當知所尚,不可視兩刻為尋常而忽之耳。”
(2).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學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遊行而議論,或安居而講説,蓋是學人之所好。”《史記·伯夷列傳》:“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舊五代史·晉書·史匡翰傳》:“尤好《春秋左氏傳》,每視政之暇,延學者講説,躬自執卷受業焉。” 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昨日在几案之上,又見他幾首新詩,竟是一個大文人真學者。” 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研究文章的歷史或理論的,是文學家,是學者。”
胡寅名句,贈邢子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