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宓的《延平次鄭粹答田父詞韻》
全文:
兒飢誰與哺,衣破誰與補。
田家安樂時,尚有饑寒苦。
況值久旱餘,十須逾缺五。
加以瘧鬼威,空廬倍貧窶。
我適丁此時,期以報君父。
人言災害深,未知嗟近古。
里閭十家聚,往往半理土。
伊予忝芻牧,上恐負仁主。
或婦失其夫,或子失其母。
累累日就盡,公私窘捐瘠。
此是政令乖,伊誰所自取。
嘗乞減十算,蒼穹未蒙許。
遂使強慚顏,繆稱事摩撫。
日冀天色寒,舊恙或可瘉。
如何臘已至,未有雪花舞。
明當自投劾,待罪聽官府。
賴有賢二車,殫心能活汝。
萬一得歸田,終焉與樵侶。
躬耕可足食,為酒祀考祖。
庶幾樗櫟材,沒齒遠斤斧。
參考注釋
加以
連詞。表示進一步的原因或條件
加以老母。——《漢書·李廣蘇建傳》
加以薄暮。——《廣東軍務記》
加以貪官。——《聊齋志異·促織》
瘧鬼
舊時迷信,謂瘧疾為鬼作祟,稱“瘧鬼”。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昔 顓頊氏 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 江水 ,為瘧鬼;一居 若水 ,為魍魎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 唐 韓愈 《譴瘧鬼》詩:“如何不肖子,尚奮瘧鬼威。” 宋 陸游 《病瘧兩作而愈》詩:“久出天魔境,胡為瘧鬼來。” 老舍 《龍鬚溝》第一幕:“到 藥王廟 去燒股香,省得瘧子鬼兒老跟著您!”
貧窶
亦作“ 貧寠 ”。1.貧乏,貧窮。《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財,貧窶者有所竄其手。” 唐 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將老憂貧窶,筋力豈能及。”《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 至正 丙戌, 泰州 士人 何友仁 ,為貧窶所迫,不能聊生。” 清 方文 《贈白孟新仲調移居》詩之二:“故友皆貧窶,誰能送酒錢?” 梁啓超 《新羅馬·弔古》:“門閥寒微,家計貧窶。”
(2).指貧窮的人。《管子·五輔》:“衣凍寒,食飢渴,匡貧窶,振罷露,資乏絶,此謂振其窮。”
陳宓名句,延平次鄭粹答田父詞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