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感通若親授,損益殷夏還其初

葉適魏華甫鶴山書院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葉適的《魏華甫鶴山書院》

全文:
蒼崖有頂我為廬,日君月妃崖十趨。
梳風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許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
曾經秦禍多散闕,鄭箋毛傳悲紛如。
精神感通若親授,損益殷夏還其初
憶君低回校天祿,高論自遣陳言鋤。
況今卓絕離人境,妙悟豈可常情拘。
飄零繁疑夢魂到,戃慌忽墮西南書。
韓呂之相以類聚,程張之師以道俱。
業調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憤發貫篇首,端的鏤寫傳吾徒。
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簡閒編皆棄餘。
修林遠嶺秋映蔽,濃花近院春扶疎。
彫胡已饋豆遷靜,黃獨未斸筐籃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負鼎莘野嫌豪粗。
岷峨崔嵬留後拒,灩澦突兀催前驅。
莫嗔猿鶴不解事,與民由之誠丈夫。

葉適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葉適精神感通若親授,損益殷夏還其初書法作品欣賞
精神感通若親授,損益殷夏還其初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感通

謂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從而導致相應的反應。語本《易·繫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王援古喻義備悉矣,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語類》卷七二:“ 趙致道 問感通之理。曰:‘感,是事來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處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謝小娥 立志報仇,夢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排外宜有別擇》:“如謂委屈將順,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養而愈驕,其蹴踏凌侮,乃無所不至。”

親授

(1).親手授受。《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 文姬 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男女無別者為魔,男女不親授者為明教。”

(2).親自教授。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詩》有諷刺之辭……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親授耳。”

損益

(1) 指賠錢和賺錢

損益相抵

(2) 增加和減少,指得失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允之任也。——諸葛亮《出師表》

葉適名句,魏華甫鶴山書院名句

詩詞推薦

精神感通若親授,損益殷夏還其初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