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馮楫的《勸諭賑濟詩》
全文:
我昔未第日,鄉間逢歲飢。
兩率閭里人,相共行賑濟。
饑民僅得食,免困餓而斃。
及我登第後,被罪歸田裡。
尋復拜召命,迤邐治行計。
忽見道途間,小兒有遺棄。
復自勸鄉邦,割己用施惠。
日飯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於時已麥熟,糧食相接濟。
我始趨行朝,蒙恩長宗寺。
初本不望報,人以為能事。
制司具切奏,還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適帥瀘水。
無戶備飯食,所濟俱用米。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又以一千石,減價平行布。
每石減十錢,庶幾無涌貴。
更有不熟處,資簡澗川類。
計用減價糶,所祈均獲濟。
我非財有餘,但愍民不易。
一時所施行,樂為之識記。
參考注釋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涌貴
亦作“涌貴”。指物價猛漲。 唐 韓偓 《海山記》:“帑藏全虛,穀粟涌貴。”《魏書·呂隆傳》:“穀價涌貴,斗值錢五千文。”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 仲圭 每見人持紙絹過門,必謂之曰:‘吾畫能賣錢,汝曷不求我?’往往與之作一紙半幅,俟其去,潛使人以重價購之,由是其畫涌貴。”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 懋勤殿 向設一大鏡屏,歲值銅價涌貴,上命撤以付錢局鼓鑄。”
馮楫名句,勸諭賑濟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