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送別沅泛》
全文:
念爾強學殖,非貫早從師。
溫溫稟義方,慥慥習書詩。
計偕來上國,宴喜方怡怡。
經術既修明,藝文亦葳蕤。
伊予諒無取,瑣質荷洪慈。
偶來貳儀曹,量力何可支。
廢業固相受,避嫌誠自私。
徇吾刺促心,婉爾康莊姿。
古人貴直道,內訟乖坦夷。
用茲處大官,無乃玷清時。
羸車出門去,悵望交涕洟。
琢磨貴分陰,歲月若飆馳。
千里起足下,豐年系鎡釒基。
苟令志氣堅,佇見纓珮隨。
斑斕五彩服,前路春物熙。
舊遊憶江南,環堵留蓬茨。
湖水白於練,蓴羹細若絲。
別來十三年,夢寐時見之。
寵榮忽逾量,荏苒不自知。
晨興愧華簪,止足為靈龜。
遐路各自愛,大來行可期。
青冥在目前,努力調羽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築,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雲陽 (今 陝西 淳化 西北),是聯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的主要通道。《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築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於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卒萬人治直道。”
(3).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岩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內訟
內心自責。《論語·公冶長》:“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訟,猶責也。言人有過,莫能自責。”《晉書·蔡謨傳》:“且歸罪有司,內訟思愆。若遂致之於理,情所未忍。” 宋 王安石 《感事》詩:“內訟敢不勤,同憂在僚友。” 謝覺哉 《姜夢周同志傳》四:“這就是 夢周 同志的品質--最優秀的共*產*黨人品質,如果說別人的好,是‘勉強而行之’(經過內訟與自省的)或‘利而行之’(有所為),那么, 夢周 同志算得上是‘安而行之’了。”
坦夷
坦率平易。 清 先著 《張南邨先生傳》:“ 南邨 為人,坦夷近情,不為矯激之言,不為崖異之行。”
權德輿名句,送別沅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