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楊衡的《白紵辭(此二首又見貞元進士楊衡集中)》
全文:
玉纓翠珮雜輕羅,香汗微漬朱顏酡。
為君起唱白紵歌,清聲裊雲思繁多,凝笳哀琴時相和。
金壺半傾芳夜促,梁塵霏霏暗紅燭。
令君安坐聽終曲,墜葉飄花難再復。
躡珠履,步瓊筵,輕身起舞紅燭前。
芳姿艷態妖且妍,回眸轉袖暗催弦。
涼風蕭蕭漏水急,月華泛溢紅蓮濕,牽裙攬帶翻成泣。
參考注釋
白紵歌
樂府 吳 舞曲名。始於 晉 代的《白紵舞》。始於 晉 代的《白紵舞》。 南朝 梁 沉約 有《四時白紵歌》。 清 謝遵王 《吳中感興》詩:“兩月 金閶 住,聽殘《白紵歌》。”參見“ 白紵舞 ”。
清聲
(1).清亮的聲音。 漢 揚雄 《太玄賦》:“聽 素*女 之清聲,觀 宓妃 之妙曲。” 宋 梅堯臣 《秋日詠蟬》:“薄蛻聊依葉,清聲已出林。” 明 梁辰魚 《啄木兒·題閨中女郎》套曲:“聽清聲如柳外雛鶯。”
(2).清美的聲譽。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奉禮終沒,休矣清聲。” 唐 元稹 《遣病》詩:“ 李三 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明 楊慎 《貞靖李君阡贊》:“紹兩 馮 之清聲,戞二 陶 之玄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予讀是文,覺 彭公 之直節清聲固令人有生不同時之慨,而 山公 之風趣亦藉可想見矣。”
(3).謂疾促之聲。《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
繁多
種類多,數量大
花色繁多
凝笳
徐緩幽咽的笳聲。《文選·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 李善 註:“徐引聲謂之凝。” 張銑 註:“凝笳,其聲凝咽也。” 唐 溫庭筠 《雉場歌》:“麥隴桑陰小山晚,六虯歸去凝笳遠。” 宋 梅堯臣 《贈僕射侍中劉相公輓詞》之一:“歸槨關山遠,凝笳道路悲。”
時相
當朝宰相。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上顧問:‘此人合眾論否?’時相對曰:‘ 易 ( 李易 )乃 揚州 州學學正,必合眾論。’”《醒世恆言·佛印師四調琴娘》:“後來 東坡 為吟詩觸犯了時相,連遭謫貶。”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丙丁龜鑑有所本》:“書成上之,忤時相意,詔下府獄。”
楊衡名句,白紵辭(此二首又見貞元進士楊衡集中)名句
名句推薦
琴心自娛誰料理,犢鼻雖貧未主臣。
馮去辯《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