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袁燮的《送趙冶晦之》
全文:
謝公中年後,畏與親友別。
歲月苦不長,交情固難輟。
況於桑榆景,撫事心欲折。
一朝舍我去,遂恐成永訣。
感君遇我厚,肝膽每傾竭。
惓惓仿斯時,言論多激烈。
憶君喔松日,志操已超越。
庾台欲推薦,風之使來謁。
恥於呈其身,保此端以潔。
君今宰壯縣,便道理舟楫。
不騎京國鯨,不改歲寒節。
升沈分自定,義理我所說。
黎甿久困窮,恩惠思周浹。
奸欺巧蒙蔽,精神要昭徹。
鄰境猶繹騷,武備不可闕。
弓兵暨保甲,閱習貴嚴切。
懸賞勸之射,人人藝精絕。
莫言一邑小,振作在賢傑。
士氣苟奮揚,威聲必震疊。
自憐老縣病,羨君健而決。
老病保餘生,健決廣賢業。
自期素不淺,有志終煒燁。
日誦論孟書,端如明鑑揭。
聖賢以為法,今古同一轍。
便郵頻寄音,解我寸心結。
他年再賣希,偉論起衰怯。
參考注釋
惓惓
(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宋 王安石 《奉酬許承權》詩:“三秋不見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 明 李贄 《與河南吳中丞書》:“昨冬獲讀與 晉老 書,欲僕速離 武昌 ,甚感遠地惓惓至意。”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交書 徐公 ,即掛帆還 白下 ,終不得訊息,心殊惓惓。”
(2).煩悶,失意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積半月,為僕所窺,陰與舅力要之歸。意惓惓不自得。” 何垠 註:“惓,音券,悶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異犬》:“侯漫應之,惓惓而返。”
(1).懇切貌。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褰余幬而請御兮,願盡心之惓惓。”《魏書·律曆志上》:“恐一朝先犬馬,竟無絲髮之益,使律法長絶,遺恨沒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問,某有心事,今不敢隱。”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詩序》:“荏苒歲月,寥落無成,恐遂已廢業,負先生惓惓奬勵之意。” 柯靈 《香雪海·千里共嬋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見的山花……獻與愛國的海外僑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
(2).忠心耿耿貌。《漢書·劉向傳》:“欲終不言,念忠臣雖在甽畝,猶不忘君,惓惓之義也。” 顏師古 註:“惓惓,忠謹之意。惓讀與拳同。”《新唐書·張說傳論》:“ 説 於 玄宗 最有德,及 太平 用事,納忠惓惓,又圖封禪,發明典章, 開元 文物彬彬, 説 力居多。” 宋 陳亮 《<三國紀年>序》:“ 先主 諸臣惓惓 漢 事之心,庸可沒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 朱軾 ﹞忠君愛國之枕,至死惓惓,可謂大臣矣。”
言論
關於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務的議論
提倡**
常好言論。——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以快言論。——清· 劉開《問說》
激烈
(1)
(2) 劇烈
激烈爭辯
(3) 聲音高亢激昂;激越
激烈的演說
袁燮名句,送趙冶晦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