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關回首盡漢幟,遺黎何自知公孫

楊安誠白帝廟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安誠的《白帝廟》

全文:
蜀江萬壑俱東奔,瞿唐喧豗爭一門。
驚濤駭浪建瓴下,顛崖仆谷相吐吞。
朋妖窟宅恃幽阻,正晝噴薄陰霾昏。
靈宮奕奕鎮地險,眾瀆稟令川只尊。
赤甲後聳黃熊躍,灩澦前峙青猿蹲。
舢艫銜尾下吳楚,約束蛟鱷如雞豚。
舊傳鼓角致雨雹,裹篙不觸撐舟痕。
綜理脈絡盡西徼,帝假之柄攸司存。
子陽祚國十年近,此地未省東其轅。
聯江列炬鐵鎖斷,戎滿奔北無留屯。
江關回首盡漢幟,遺黎何自知公孫
血食漢代定不爾,但有故壘山之樊。
子美誤信齊東語,感慨勇略招英魂。
山川之靈載望秩,僭偽詎可同時論。
向來名實久淆溷,薦裸無乃瀆俎膰。
請從酈元為考證,神理昭昭斯可原。

楊安誠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楊安誠江關回首盡漢幟,遺黎何自知公孫書法作品欣賞
江關回首盡漢幟,遺黎何自知公孫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江關

(1).古關名。相傳 戰國 時 巴 楚 相爭,於今 四川省 奉節縣 東 長江 北岸 赤甲山 上置關,故名。又名 扞關 。後移於 長江 南岸,為 瞿塘峽 南面屏障,又名 瞿塘關 。

(2). 湖北省 枝城市 的 荊門 與 宜昌縣 的 虎牙 二山夾 江 對峙,稱 江關 。《後漢書·岑彭傳》:“ 劉歆 長驅入 江關 ,令軍中無得虜掠。” 陳衍 《張廣雅督部電召來鄂》詩:“昔歲 沅 湘 單舸還,蒼茫風雪下 江關 。”

(3).猶言海內。 唐 杜甫 《詠懷古蹟》之一:“ 庾信 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4).指 江 南。 清 龔自珍 《寒月吟》:“ 江 關斷訊息,生死知無因。”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漢幟

(1). 漢王 劉邦 軍隊的旗幟。《漢書·韓信傳》:“拔 趙 幟,立 漢 幟。”

(2). 漢 人軍隊的旗幟。 唐 李約 《從軍行》:“游軍藏 漢 幟,降騎説蕃情。” 黎元洪 《檄山東文》:“陟 泰山 之巔,揮吾 漢 幟;決 黃河 之水,滌彼胡氛。”

(3). 漢 學的標幟。 清 皮錫瑞 《經學歷史·經學復盛時代》:“ 惠 戴 諸儒,為 漢 學大宗,已盡棄 宋 詮,獨標 漢 幟矣。”參見“ 漢學 ”。

遺黎

亦作“ 遺黧 ”。1.亡國之民。《晉書·地理志下》:“自中原亂離,遺黎南渡,並僑置牧司,在 廣陵 丹徒 南城,非舊土也。” 唐 唐彥謙 《鄧艾廟》詩:“ 昭烈 遺黎死尚羞,揮刀斫石恨 譙周 。” 清 方文 《宋遺民詠·吳子昭雯》:“是時草莽間,尚有遺黎在。”

(2).指淪陷區的人民。 宋 蘇轍 《送李誠之知瀛州》詩:“往事安足懲,遺黎待公保。”

(3).劫後殘留的人民。《舊唐書·裴度傳》:“ 度 乃約法,唯盜賊鬭殺外,餘盡除之,其往來者,不復以晝夜為限,於是 蔡 之遺黎始知有生人之樂。” 金 王若虛 《王氏先塋之碑》:“時甫離兵火,遺黎反側未安。” 清 楊潮觀 《汲長孺矯詔發倉》:“難得大人肯援之以手,只是等你事畢回來,方去陳奏,此間殘喘遺黎,早都餓死,還救得甚來?”

(4).後世百姓。 三國 魏 曹植 《玄暢賦》:“逸千載而流聲,超遺黎而度俗。” 明 張居正 《神母授圖萬年永賴頌》:“無留巨浸,痛我遺黧。” 明 魏時亮 《平壤拜箕子墓並訪井田遺蹟》詩:“舊井存 殷 畫,遺黎尚古風。” 章炳麟 《沉藎哀辭》:“哀我遺黎,不絶如系。”

自知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公孫

(1).諸侯之孫。《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漢書·惠帝紀》:“內外公孫。”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公孫,宗室侯王之孫也。”

(2).對貴族官僚子孫的尊稱。《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孫 呈上乃祖的書札並帶了來的禮物。”

(3).複姓。 戰國 魏 有 公孫痤 。見《史記·秦本紀》。

楊安誠名句,白帝廟名句

詩詞推薦

江關回首盡漢幟,遺黎何自知公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