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隆基的《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全文:
赤帝收三傑,黃軒舉二臣。
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
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
子房推道要,仲子訝風神。
復輟台衡老,將為調護人。
鵷鸞同拜日,車騎擁行塵。
樂聚南宮宴,觴連北斗醇。
俾予成百揆,垂拱問彝倫。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子房
(1). 西漢 開國大臣 張良 的字。曾行刺 秦始皇 未遂,逃亡 下邳 。 秦 末農民戰爭中為 劉邦 重要謀士; 漢朝 建立,封 留侯 。 漢 揚雄 《解嘲》:“故當其有事,非 蕭 、 曹 、 子房 、 平 、 勃 、 樊 、 霍 ,則不能安。” 唐 李白 《經下邳北橋懷張子房》詩:“ 子房 未虎嘯,破產不為家。”《紅樓夢》第五一回:“ 馬援 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説 子房 。”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裡面有胚珠。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
道要
(1).大要;最主要的方面。《管子·任法》:“聖君則不然,守道要,處佚樂,馳騁弋獵,鐘鼓竽瑟,宮中之樂,無禁圉也。不思不慮,不憂不圖,利身體,便形軀,養壽命,垂拱而天下治。”《淮南子·原道訓》:“疾而不搖,遠而不勞,四支不動,聰明不損,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埒者何也?執道要之柄,而游於無窮之地。”
(2).道教的要義。 晉 葛洪 《神仙傳·張道陵》:“ 陵 謂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實,當告以道要。’”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幾年深道要,一舉過賢關。” 明 屠隆 《綵毫記·訪道仙翁》:“向蒙尊師許授道要,面訂後期,今弟子已脫世塵,游身物外,入道此其時矣。”
(3).某種學說的精義。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布衣入館》:“制曰:‘爾學有師承,親聞道要,藴櫝既久,聲實自彰。’” 宋 張繹 《寄友人》詩:“六經乃道要,無以利心求。” 清 陳確 《別劉伯繩序》:“期以開示來學,發明道要而止。”
(4).指治國的要務。 漢 王逸 《九思·疾世》:“訪 太昊 兮道要,雲靡貴兮仁義。” 唐 馮萬石 《對求賢策》:“拜輶軒於受命之初,希俊賢於御極之首,茲乃 羲 軒 之志, 堯 禹 之心,勤求道要,實所望清光哉?”
仲子
(1).對兄弟中排行為第二者的尊稱。《詩·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 高亨 註:“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稱仲。”
(2).猶次子。 宋 王安石 《示平甫弟》詩:“萬檣如山屹不動,嗟我仲子行亦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年伯》:“ 嘉靖 辛丑榜 王 大司馬 思質 ,督 薊 遼 …… 後王 仲子 麟洲 ,分藩 江 右 ,與 鄢 絶不往還。”《明史·劉鉉傳》:“﹝ 鉉 ﹞仲子 瀚 以進士使南方。”
風神
(1).風采;神態。《晉書·裴楷傳》:“ 楷 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羣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上為皇孫時,風神秀異,英姿雋邁。”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余見 周昉 、 李龍眠 及近代 仇實父 諸美人圖,皆穠髮豐肌,衣粧稠迭,一種風神媚態,畧無彷彿。” 王統照 《號聲》:“長葉子的美人蕉在橢圓形的藍色水盂內搖曳著幽媚含笑的姿態,也似乎裝點出特有的 日本 婦女婀娜的風神。”
(2).指藝術作品的文采神韻。《南史·褚彥回傳》:“ 彥回 援琴奏《別鵠》之曲,宮商既調,風神諧暢。” 明 唐順之 《題夏中書畫竹》詩:“中書醉墨滿人間,此幅風神更不俗。”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其詞隨語成韻,隨韻成趣,不假雕琢,而意志自深,風神或近 楚 《騷》。”
李隆基名句,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名句
名句推薦
碧月蒙蒙不到門,竹露聽如雨
吳蘭修《卜運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