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石的《黃筌畫屏》
全文:
阿筌千頃本胸中,學道分明畫手同。
筆削來追麟獲後,丹青為洗馬群空。
登堂欲與修遺履,空戶何由返大弓。
尚有滄溟垂素壁,且防蠅誤污屏風。
參考注釋
登堂
升上廳堂。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二不肖也。”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一:“縣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說唐》第十回:“二人攜手登堂,喜動顏色,頂禮相拜。”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現在已到門庭,請舉步入室登堂罷。”
遺履
(1).典出《左傳·宣公十四年》:“ 楚子 使 申舟 聘於 齊 ,曰:‘無假道於 宋 。’” 申舟 途經 宋國 , 宋 華元 乃殺之。“ 楚子 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 楊伯峻 註:“此時 楚莊 在路寢,古人在室內不穿鞋。屨即後代之履,今之鞋。聞 申舟 被殺,怒而起,起而走。不及納屨。及者,送屨者追而及之也。”後以“遺履”指遇到憤怒之事,急忙外出處理而不及納履。形容憤怒之極。《宋書·毛脩之傳》:“昔 宋 害 申丹 , 楚莊 有遺履之憤,況忘家殉國,尠有臣門,節冠風霜,人所矜悼。”按,《宋書》“申丹”,為“申舟”之誤。
(2).指遺棄之履。 唐 蔣防 《惜分陰賦》:“出處無瑕,故垂法於前賢;往來不遑,見遺履之莫顧。” 明 張居正 《素庵戴公墓志銘》:“故簪遺履蒙宸憶,賞以世延賁殊錫。”
空戶
做空頭生意的人。 曹禺 《日出》第二幕:“也許這是空戶們要買進,故意造出的空氣?”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大弓
(1).古代良弓名。《春秋·定公八年》:“盜竊寳玉、大弓。” 杜預 註:“大弓, 封父 之繁弱。” 孔穎達 疏:“此寳玉大弓必是國之重寳,歷世掌之,故自 劉歆 以來説《左氏》者,皆以為 夏後氏 之璜, 封父 之繁弱, 成王 所以分 魯公 也。”
(2).古代六弓之一,是一種強弱程度中等的弓。《周禮·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使者、勞者。” 鄭玄 註:“學射者弓用中,後習強,弱則易也。使者、勞者弓亦用中,遠近可也。”
李石名句,黃筌畫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