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徐夤的《客廳》
全文:
移卻松筠致客堂,淨泥環堵貯荷香。
衡茅只要免風雨,藻梲不須高棟樑。
豐蔀仲尼明演易,作歌五子恨雕牆。
燕台漢閣王侯事,青史千年播耿光。
參考注釋
豐蔀
(1).《易·豐》:“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 王弼 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後即用“豐蔀”謂遮蔽。 唐 獨孤郁 《上禮部權侍郎書》:“或諭之曰:‘今子之道尚光,子之所以不振者晦過也,子之道豐蔀也。’” 明 唐順之 《游盤山賦》:“悲人生之侷促,恆豐蔀以自藏。” 清 譚嗣同 《仁學》三五:“緜延長夜,豐蔀萬刼,不聞一新理,不覩一新法。”
(2).指遮蔽光明的事物。 元 虞集 《德星堂記》:“仰而觀之,天容日華,初不違於咫尺;蓋嘗披衡茅,廓豐蔀,而竊窺乎勾陳、太微之間,以求夫天津、析木之次。” 元 柳貫 《雪後苦寒沍》詩:“遲遲陽德際明升,杲杲天光發豐蔀。”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魯國 人。《莊子·人間世》:“ 顏回 見 仲尼 ,請行。”《史記·孔子世家》:“ 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禱於 尼丘 得 孔子 。 魯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 雲,字 仲尼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 仲尼 敘帝王之書。” 明 顧絳 《述古》詩:“ 仲尼 貴多聞, 漢 人猶近古。”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掉了一頂帽子,又有何妨呢,卻看得這么嚴重,實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當了。”
演易
指 周文王 困 羑里 時推演《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之事。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蓋 文王 拘而演《周易》, 仲尼 厄而作《春秋》。” 唐 黃滔 《與王雄書》:“閣下能揭 元次山 、 韓退之 之風,故無所以否其道,窒其數;使若作《騷》演《易》,皆出於窮愁也。” 明 何景明 《子衡在獄感懷十二韻》:“受《書》賢不死,演《易》聖猶勤。”
作歌
謂作歌詞而詠唱。《書·益稷》:“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時惟幾。’”《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公主悲愁,自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封神演義》第四五回:“ 懼留孫 領命,作歌而來。”
五子
(1). 夏 太康 昆弟五人。《楚辭·離騷》:“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朱熹 集註:“五子為 太康 昆弟五人。”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 夏 之時,五子以其歌鳴。”一說為 太康 弟。 游國恩 《離騷纂義》引 王引之 曰:“ 五子 ,即 五觀 也。”
(2).指 宋 代的 周敦頤 、 程顥 、 程頤 、 張載 、 朱熹 。 清 何凌漢 《宋元學案敘》:“餘生於 濂溪 之鄉,幼稟庭訓,讀 宋 五子書。”
(3).謂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乾支相配六十年間有五個子年,故稱。《漢書·律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 顏師古 註:“六甲之中唯甲寅無子,故有五子。”《國語·周語下》:“夫六,中之色也。” 三國 吳 韋昭 註:“天有六甲,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畢矣。”
(4).樹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五子》:“ 裴淵 《廣州記》曰:‘五子樹,實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亂金瘡。’”
雕牆
見“ 雕牆 ”。
亦作“ 雕墻 ”。1.飾以浮雕、彩繪的牆壁;華美的牆壁。《書·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峻宇雕牆。”一本作“彫牆”。 宋 蘇軾 《超然台記》:“去雕牆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朱*德龍 《我所思》詩之三:“我欲從之膠與漆,雕牆遙睇空踟躕。”
(2).指雕飾牆壁。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 晉靈 厚賦以雕牆,《春秋》以為非君。”
(3).指《書·五子之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 夏 歌‘雕墻’,縟於 虞 代。”
徐夤名句,客廳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豐蔀仲尼明演易,作歌五子恨雕牆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