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因緣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

賀鑄寄金陵和上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賀鑄的《寄金陵和上人》

全文:
舊年問米欲東流,先賦新詩寄石頭。
赤鯶久沉江上信,雜懸誤落海邊州。
想君道眼遙相識,顧我官身可自由。
香火因緣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

賀鑄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賀鑄香火因緣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書法作品欣賞
香火因緣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香火因緣

佛教語。香與燈火,為供奉佛前之物。因以“香火因緣”謂同在佛門,彼此契合。《北齊書·陸法和傳》:“ 法和 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於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主人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唐 白居易 《祭中書韋相公文》:“ 長慶 初,俱為中書舍人日,尋詣 普濟寺 宗律 師所,同受八戒,各持十齋。由是香火因緣,漸相親近。”亦省作“ 香火緣 ”。 唐 白居易 《以詩代書酬慕巢尚書見寄》:“願為愚谷煙霞侶,思結空門香火緣。” 宋 樓鑰 《適齋掛冠次韻》之一:“秖圖逕取衣冠掛,不願更尋香火緣。” 清 袁枚 《新齊諧·王莽時蛇冤》:“先生辭 光武 之聘,早登仙道。與吾有香火緣,故來相救。”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爭結香火緣,遠方亦麕至。”

草庵

亦作“ 草菴 ”。 1.草房,草舍。《宋書·沉慶之傳》:“營內多幔屋及草菴,火至輒以池水灌滅,諸軍多出弓弩夾射之, 蠻 敗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梁 世被繫劾者,子孫弟姪,皆詣闕三日,露跣陳謝……若配徒隸,諸子並立草庵於所署門,不敢寧宅,動經旬日,官司驅遣,然後始退。” 王利器 集解引 盧文弨 曰:“庵,烏含切,《廣韻》:‘小草舍也。’”

(2).特指小寺廟或庵堂。 唐 寒山 《詩》之一二九:“鳥語情不堪,其時臥草庵。” 宋 秦觀 《顯之禪老許以草庵見處作詩以約之》:“偶成二老風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宋 朱熹 《宿休庵用德功間韻贈陳道人》:“暮入千峰里,寒棲一草菴。”

不他

《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謂其人雖死,己終不改嫁。後因以“不他”指不適他人或不改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土偶》:“ 沂水 馬 姓者,娶妻 王氏 ,琴瑟甚敦。 馬 早逝。 王 父母欲奪其志, 王 矢不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女陰使人婉致生母,且矢之以不他,其詞悲切。”

賀鑄名句,寄金陵和上人名句

詩詞推薦

香火因緣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