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頌古九十八首》
全文:
覿面相呈也大奇,更無分別與遲疑。
自從收得非離合,豈可虛明放過伊。
精金百練方為貴,脫體靈明絕見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精金
精煉的金屬。亦指純金。《後漢書·鮮卑傳》:“精金良鐵,皆為賊有。” 南朝 梁簡文帝 《鏡象詩》:“精金宛成器,懸鏡在高堂。”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
脫體
(1).全身。 宋 向子諲 《採桑子》詞:“人如濯濯春楊柳,徹骨風流,脫體溫柔。”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小詩便是得效藥,讀罷頓然痊較。入時衣袂,脫體別穿一套。”
(2).指病癒。《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 陳青 道:‘就是小兒僥倖脫體,也是水底撈針,不知何日到手,豈可擔閣人家閨女。’” 郭沫若 《創造十年》四:“我去看他時,他的病也快要脫體了。”
(3).從根本上脫離。 魯迅 《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這是嚴分男女的國度里必有的現象,一時頗不容易脫體的,所以正是傳統思想的束縛。”
靈明
(1).指太陽的御者 羲和 。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烏,靈明為御。”
(2).神靈,神明。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毀頓,憑附之質,丹青之飾,暗昧不圭,不稱靈明。”
(3).明潔無雜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四:“宿昔秉心誓,靈明將見期。” 宋 蘇轍 《勸子瞻修無生法》詩:“除卻靈明一一空,年來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須要外示放曠,內寶靈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遙碧落。”
(4).通靈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學>問》:“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 明 張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書》:“但此中靈明,雖緣涉事而見,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於外得矣!” 清 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書》:“先儒以靈明知覺為心,蓋本之乾知。”
(5).聰明,智慧。 晉 王珣 《歌太宗簡文皇帝》詩:“靈明若神,周淡如淵。” 清 黃宗羲 《姜友棠詩序》:“顧今之為詩者,才入雅道,便涉藝門……紛紜膠臈,自錮其靈明。” 李大釗 《<晨鐘>之使命》:“老輩之靈明,蔽翳於經驗。”
(6).指精神。 廖仲愷 《留訣內子》詩:“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
見知
(1).見而知之。指同時代的事,以別於後代對前代事的“聞而知之”。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堯 舜 至於 湯 ,五百有餘歲。若 禹 、 皋陶 ,則見而知之;若 湯 ,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效使見知聞之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 老 名號。”
(2).謂明見明知,並不隔膜。《韓非子·難一》:“有賞者君見其功,有罰者君知其罪,見知不悖於前,賞罰不弊於後,安有不葬之患。”
(3).受到知遇。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 飛廉 以善走事 紂 , 惡來 多力見知。 周武王 伐 紂 ,兼殺 惡來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王逢原》:“ 王逢原 見知 王荊公 ,一時附麗之徒,日滿其門,進譽獻諛,初不及文字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元子》:“ 嵩陽 守 重慶 , 銅梁 大司馬 張襄憲公 佳胤 以童子見知,愛如己子。”
(4).為人所知。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而天下之文雅鑑賞者,固雖欲觀之,而祕閣禁嚴,不能到也,是終無由見知於世也。”
(5).見“ 見知法 ”。
釋印肅名句,頌古九十八首名句
名句推薦
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
金庸《古風 林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