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慧空的《南華利侍者持{上蟲下丙}和尚語至疏山請校入》
全文:
曹溪大士出現世,誰其侍者道人利。
雷轟電激槌拂間,涓滴無遺水傳器。
而今底事難覆藏,蓋是火後莖茅長。
未言字字負此老,且要浩浩流諸方。
最初有個譊訛處,遍示知音著何語。
東山有語人未知,請問東湖老居士。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曹溪
(1).水名。在 廣東省 曲江縣 東南 雙峰山 下。 唐 楊炯 《送楊處士反初卜居曲江》詩:“ 蕭 寺休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華山》詩:“笑看 曹溪 水,門前坐松風。”參閱《廣東通志·曲江縣·山川略四》。
(2).禪宗南宗別號。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寶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鑒禪師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禪師》詩:“洞了 曹溪 旨,寧輸俗者機。”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 尹知章 註:“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來,區區汝何攻? 賜 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2).佛教對菩薩的通稱。 南朝 齊 周顒 《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 嫦娥 檻外梅。”
(4).對高僧的敬稱。 宋 蘇軾 《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
正獄訟之官。《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則泰士 子牛 存矣;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獄訟,蓋若《秋官·士師》察獄訟之辭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衛侯 與 元咺 訟, 寧武子 為輔, 鍼莊子 為坐, 士榮 為大士。” 杜預 註:“大士,治獄官也。” 漢 劉向 《說苑·臣術》:“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
出現
顯露出來
小孩出現在他父親面前
侍者
(1).隨侍左右聽候使喚的人。《左傳·襄公七年》:“﹝ 鄭僖公 ﹞及將會 於鄬 , 子駟 相,又不禮焉。侍者諫,不聽;又諫,殺之。”《韓非子·內儲說上》:“ 韓昭侯 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賜左右而藏之。’”《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帬廁牏,身自浣滌,復與侍者,不敢令 萬石君 知,以為常。”
(2).特指隨身女侍。《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與 孝 亂以污之。”《漢書·長沙定王發傳》:“ 景帝 召 程姬 , 程姬 有所避,不願進,而飾侍者 唐兒 使夜進。上醉,不知,以為 程姬 而幸之,遂有身。”《漢書·敘傳上》:“會 許皇后 廢, 班倢伃 供養東宮,進侍者 李平 為倢伃。”
(3).舊時旅社、飯店的僕役也稱侍者。 茅盾 《子夜》六:“ 吳蓀甫 悶悶地鬆了一口氣,就吩咐侍者拿白蘭地,發狠似的接連呷了幾口。”
(4).佛門中侍候長老的隨從僧徒。 宋 蘇軾 《論高麗第一狀》:“ 徐戩 擅於海舶內載到 高麗 僧統 義天 手下侍者僧 壽介 ……等五人,乃賫到本國禮賓省。”《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陳可常 在長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水滸》第六回:“僧門中職事人員,各有頭項……至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不容易得做。”《花月痕》第五回:“只見殿後一個老尼,年紀七十以外,扶著侍者慢慢踱過來。”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釋慧空名句,南華利侍者持{上蟲下丙}和尚語至疏山請校入名句
名句推薦
地接荊門近,煙迷漢水長
劉三戒《詠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