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強至的《送趙龍圖赴成都》
全文:
禁中延閣龍圖貴,天下名藩益部雄。
紫詔一開雙渥澤,錦城重入五春風。
吏民望拜行塵外,父老喧迎喜氣中。
猶指繡衣前蜀使,宛然綠髮少文翁。
獨當明主新才選,應記先朝舊諫工。
蘇息兩川遺惠在,撫柔千里宿心同。
旌旗每順遊人出,樽俎寧容座客空。
卻恐江花尋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禁中
(1).禁令所及範圍之內。《墨子·號令》:“有匿不言人所挾藏在禁中者斷。”
(2).指帝王所居宮內。《史記·秦始皇本紀》:“於是 二世 常居禁中,與 高 決諸事。”《漢書·孔光傳》:“上於是召丞相 翟方進 、御史大夫 光 ……皆引入禁中,議 中山 、 定陶王 誰宜為嗣者。” 漢 蔡邕 《獨斷》卷上:“ 漢 天子正號曰皇帝……所居曰禁中,後曰省中。” 漢 蔡邕 《獨斷》卷上:“禁中者,門戶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唐 王昌齡 《蕭駙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新唐書·柳芳傳》:“ 芳 始謫時, 高力士 亦貶 巫州 ,因從 力士 質 開元 、 天寳 及禁中事,具識本末。”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大內太監多 河間 諸縣人,有 劉金 、 劉得才 等,其家即素習邪*教者,選入禁中,遂與茶房太監 楊進忠 等傳教。”
延閣
(1).古代帝王藏書之所。《漢書·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 劉歆 《七略》曰:‘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則有 延閣 、 廣內 、 秘室 之府。’” 南朝 梁簡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請備之延閣,藏諸廣內,永彰茂實,式表洪微。”
(2).綿延的閣道。《文選·左思<魏都賦>》:“馳道周屈於果下,延閣胤宇以經營。” 張載 註:“三臺與法殿,皆閣道相通,直行為經,周行為營。”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因其曠,雖增以崇臺延閣,廻環日星,臨瞰風雨,不可病其敞也。”
(3).延擱。拖延耽擱。《西遊補》第十回:“ 行者 周圍一看,又不知打從那一面鏡中跳出,恐怕延閣工夫,誤了師父。”
龍圖
(1).即河圖。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四瀆》:“ 河 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卦起龍圖,文因鳥跡。” 唐 張九齡 《龍池聖德頌》:“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氏 以興,龍圖龜書,二王是膺。”
(2).借指神授的君權。 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慶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謝賢; 嬀墟 之後,眷龍圖而慚德。” 唐 張說 《大和舞》詩:“龍圖友及,駿命恭膺。”參見“ 河圖 ”。
(3).天子的雄圖。 唐 薛克構 《奉和展禮岱宗塗經濮濟》:“龍圖冠胥陸,鳳駕指雲亭。”
(4).指皇帝的璽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
(5).借指君權。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皇帝御極,十有七載,凝龍圖於黼座,握鳳管於璇宮。”參閱《舊唐書·禮儀志三》。
(6).畫的龍。 清 袁於令 《西樓記·覓緣》:“怎奈 葉公 有龍圖之好,涓人無駿骨之求。”
(7). 宋 代 龍圖閣 學士的省稱。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呂 出殿門,深疑之,整巾拂面,索鏡自照,問 周 曰:‘足下果見 溱 如何?’ 周 曰:‘ 龍圖 無自疑,容彩安靜。’”
(8).特指 宋 包拯 。因曾為 龍圖閣 直學士,故名。 清 袁枚 《新齊諧·冤鬼戲台告狀》:“ 乾隆 年間, 廣東 三水縣 前,搭臺演戱。一日,演 包孝肅 斷烏盆,浄方扮 孝肅 上臺坐,見有披髮帶傷人跪臺間作申寃狀……浄云:‘我係偽作 龍圖 ,不若我帶汝赴縣堂求官申寃。’”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名藩
指地方重鎮。《晉書·王國寶傳》:“時 王恭 與 殷仲堪 並以才器,各居名藩。”《舊唐書·李德裕傳》:“受寄名藩,常憂曠職,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宋 梅堯臣 《葉大卿輓詞》之一:“舊族聲華遠,名藩治行存。” 清 李漁 《與丁太岩方伯書》:“老先生榮蒞名藩,身膺重寄,非惟保障 江 南,亦且屏翰四國。”
強至名句,送趙龍圖赴成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