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春日承光殿》
全文:
祭屆春祈轉法宮,崇基路便御橋東。
冰消太液呈溶漾,景入芳辰漸冶融。
石秀松蕤清賞外,新題舊詠靜評中。
明當遷坐游觀戒,咫尺軒墀得憩躬。
參考注釋
冰消
亦作“ 冰銷 ”。1.冰凍消融。 唐 董思恭 《守歲》詩之二:“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唐 元稹 《寄樂天》詩:“冰銷田地蘆錐短,春入枝條柳眼低。” 宋 王安石 《作翰林時》詩:“習習春風拂柳條,御溝春水已冰消。”
(2).比喻事物消釋渙解。 宋 范仲淹 《鑄劍戟為農器賦》:“鏌耶之鋒,冰銷於倏忽;轅門之器,金鑠於斯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高忠憲》:“忽推窗,見桃花爛然,遂有悟,並氣節之想亦冰消矣。” 郭沫若 《論儒家的發生》:“‘ 武王 靡不勝’以下又是另外的一節。這樣圈點不僅詩調暢達,而韻腳也合,一切的問題都冰消了。”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溶漾
(1).水波蕩漾貌。 唐 杜牧 《漢江》詩:“溶溶漾漾白鷗飛,緑浄春深好染衣。” 宋 張先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詞:“野緑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浄。” 宋 陸游 《硯湖》詩:“羣山環一湖,湖水緑溶漾。” 明 高啟 《櫂歌行》:“溶漾 漢潭 清,搴荷趁浪平。”
(2).飄蕩貌。 唐 張祜 《題御溝》詩:“萬樹垂楊拂御溝,溶溶漾漾遶神州。”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二:“浦口潮來初渺漫,蓮舟溶漾採花難。”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呢喃燕語窺簾入,溶漾絲牽入戶飛。”
芳辰
美好的時光。多指春季。 南朝 梁 沉約 《反舌賦》:“對芳辰於此月,屬今余之遵暮。” 唐 陳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明 楊慎 《壽敘庵司馬弟》詩:“繞膝斑衣當蔗境,何須止酒負芳辰。”
乾隆名句,春日承光殿名句